“對,就先開展幾次。你就不參與了,我到時候問問劉煌龍。”
方子業點頭先說好,緊接著又問:“師父,那劉教授來了我們醫院,他到底是先進創傷外科啊,還是直接在急診科啊?”
“其實去急診科也蠻不錯的,謝教授就在急診科,創傷中心的團隊都是現成的。”
鄧勇回:“急診科的創傷中心,先不著急。”
“劉煌龍先在我們創傷外科週轉熟悉一段時間,畢竟我們這裡的情況和協和略有不同。”
“貿然就讓劉煌龍代表創傷外科去開疆擴土,還是太過於孟浪了。”
鄧勇解釋完,話鋒又是一轉:“子業,你是什麼時候,開始關注起這些事了?”
“我記得你以前,更多的都只是關注病例,關注急診,關注自己轄內的一畝三分地啊?”
方子業聽了,略沉吟了片刻,有些失落地坐在了床上。
“師父,說實話,我現在是覺得壓力有點大,我覺得我的步子可能還是邁得太大了。”
“這種要撐起來一個小團隊的壓力,真的好大呀。”
“不不不,我根本沒有能力撐得起來一個小團隊,我最多就只能撐得起來一個地級市醫院的小團隊,保證這個團隊不會餓死。”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沒有到鄧勇這個位置上體會前,方子業是理解不了這麼通透的。
主任醫師,其實和“角兒”有點像,你能不能讓組內的兄弟依靠你吃飽飯,那就真的需要靠硬本事了。
沒有硬本事的話,你們組的工資就低。工資低了活不下去,下級就有可能會跑。
而病源,就需要透過門診去收治。
能力不行的話,很快就會垮了口碑,哪裡還有病人敢來找你就診?
地級市醫院,只需要撐起來一個骨折病類就足夠吃飯,方子業有絕對的自信。
但在中南醫院,即便他現在有這麼多5級技能,還是覺得不太夠。
不是說小操作的熟練度不行,而是高階操作接觸得還是太少。
“有壓力是好事,壓力是進步的動力。”
“加油吧子業。”
“不管怎麼樣,這一天,總是會來的。”
“五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就是我們進行功能重建術的第一天!~”
“也可能是我們撞南牆的第一天。”
“但也可能,是我們創造奇蹟的第一天,如果,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功能重建做起來。”
“那麼…”鄧勇說完,覺得可能自己畫的餅還是太大。
“我們先做,爭取一期臨床課題的目標,就是讓患者已經失活的功能,重新活過來!”
“與毀損傷手術一樣,功能重建的第一步,就是功能活過來。”
“一旦做到,我們就自己造了世界之巔!”
幾天時間,一晃即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