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其實也不復雜,遇到了類似的病人張明燦自己也能處理掉。
但要又當醫生又當患者,實屬為難人!!
對於方子業而言,這樣的操作就有點太簡單了。
5級的手法復位術,那講究的就不僅僅是快,還好,且因為是骨折手法復位,而非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張明燦的患者體驗也非常強,根本不痛。
所以復位和石膏外固定術的持續過程非常短。
“方醫生,我總算是理解了,為什麼大部分骨折病人都願意給伱送錦旗,而不是願意給我送了。”張明燦道。
“為什麼呢?”方子業一邊捆著繃帶,一邊問。
當病人,現在的方子業沒有任何發言權。
“因為快啊,體驗感強啊。”
“手術後,骨折產生的疼痛會消失,但手術切口的疼痛因麻醉消失又會重新浮現,不過是從一樁罪跳到另外一樁。”
“但閉合復位且復位好後的疼痛緩解?”
“我都想給方博士你送一幅錦旗了……”張明燦比劃著大拇指,以懂行的同行身份來發表這樣的言論。
這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價,且評價人身份非常硬核。
方子業將繃帶纏繞完,就給張明燦又做了個簡易的前臂吊帶,接著說:“張主任,你這個回去後,自己買一個舒服點的託具、給你安利這個,我不怕你舉報了。”
“好的。”
復位與玩笑後,張明燦也不著急去複查X線,而是又找方子業說:“方醫生,謝謝啊,我也聽我那兩個不成器的學生講起過你了。”
“真的都不知道該怎麼對你道謝為好。”
方子業聞言,微微擺手,有些不好意思:“張主任,其實我也沒做什麼,主要是杜海與關洪明兩人都還比較勤奮,因此能發表文章,他們自己才是最大因素。”
“我不過就是隨便提了幾句而已。”
關洪明和杜海二人,中途更改導師為吳國南,心裡慌得一匹好吧?生怕自己畢業不了!
方子業在恩市時,就非常努力,方子業離開後,努力加倍。就是為了能夠安全畢業。
每個選擇都牽一髮而動全身。
“那不能夠,方博士的提攜與指點,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隨便便享受得到的。”
“我去年和今年陸續以大齡碩士身份參加了很多博士的複核考試,在這些複核考試中,可都聽說了方醫生你的大名。”張明燦說到這,脖子都努力伸長了幾分,更加好奇地打量著方子業這麼個人。
目光沉定,彷彿要攜帶一種穿透力,將方子業整個人打成篩子。
張明燦遇到的複試人員,有去年參加過中南醫院博士招生考試的二戰考博人員,說去年的時候,方子業就在博士考核過程中當“中南創傷吉祥物”。
眾所周知,能當吉祥物的,一般都是特別特別厲害的人。只有一般厲害,不敢隨意拉出來歷練,就怕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