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業的胸牌,好歹是一個醫師。
揭翰感覺到自己被蔑視,想要解釋幾句,可想到方子業那邊的操作,自己不好出口打擾,就只好暫時假裝沒聽到。
那青年看到揭翰無言以對,便更加認可了自己的內心想法。
很快,方子業這邊就卸力了,然後可以看到那中年本來存在著的下肢畸形已經大致恢復正常。
而在骨折的牽引完成之後的卸力骨折斷端重新對合的過程中,中年才感覺到了輕微的疼痛:“現在有點痛了,但還好!”
方子業這邊才鬆了力!
看向揭翰,笑著問道:“揭翰,你知道這個病友問的問題的答案嗎?”
揭翰知道師兄這是給自己展示的機會,便連忙解釋:“骨折的復位過程,不是在牽引的過程中出現疼痛痛,反而牽引時會讓骨折斷端分離,不造成觸碰和摩擦,不會引起神經末梢的感應,會覺得輕鬆舒服,在最後我卸力,骨折斷端即將接觸的時候,才會有一定的疼痛。”
“所以,就算同樣是我師兄給你們做復位,一個是關節脫位,一個是骨折,復位的過程其疼痛的效果和持續的時間性質,都完全不同。”
揭翰解釋完,站得筆直,享受著隔壁病友傳達而來的錯愕目光。
心裡暗想,開玩笑,好歹我也是中南醫院的碩士研究生好吧,在知識儲備方面,也不是你可以任意欺凌的。
再說了,手法復位,我們從去年開始就鑽淫研究手法復位,很多人對手法復位的理解,也比不過我們小組啊。
特別是理論。
方子業這次細緻交待:“現在骨折應該已經基本對位好了,只需要照個片複查一下。然後去樓上的外科病房,讓揭醫生給你做一個清創處理,然後辦理住院,好吧?”
“好的好的。都聽你的,方醫生。”大鼻子青年忙點頭。
現在骨折復位之後的那種輕鬆與舒適,比起之前疼痛時,如同進了湯泉,渾身都暖洋洋,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暢感。
這般後,揭翰就頗為興奮地帶著中年去開始了自己的清創術和石膏外固定術之旅。
當然,方子業還是不能離開,而是繼續閱片那位脫位後的復位青年。
青年再走進,方子業則是在給他看著復位後的平片:“喏,你看,現在這裡脫位已經處理完了。”
“肱骨頭在位,你活動也可,疼痛也有緩解,後續就沒有特殊處理了啦。你自己感覺也好了很多啦。”
“如果你後續覺得再有疼痛,可以再去做個核磁看看,如果沒疼痛的話,就暫時可以不用做了。”方子業再次耐心解釋。
青年看了一圈,發現揭翰已經離開,便才又問:“方醫生,我剛剛復位的時候怎麼痛得要死,復位完反而不痛呢?”
“剛剛我師弟不是講了嘛。”
“本來骨折的疼痛和關節脫位的疼痛機制就不同,關節脫位牽引的過程中,會進一步牽動緊張、卡壓的肌肉,在徹底鬆開關節之前,疼痛會逐漸加劇。”
“復位成功後,所有的肌肉回縮,卡壓等症狀緩解,立刻不同,但是在牽引的過程中,肌肉越發繃緊,都會疼痛加劇,原理不一樣。”
“你前臂吊帶一直打著,一個月後隨便找個醫院複查一下平片,然後看情況把前臂吊帶取下來就行了,這段時間,有一些禁忌,你要記住……”
“好的,謝謝方醫生!”青年服氣了。
能夠知道怎麼做,還知道為什麼做,為什麼會痛。
這就相當專業了!
那個誰?
好像也不是不專業。
……
黃彥推著那位中年從CT診室出來時,中年仍操著川譜口音:“我可以掃碼交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