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插傷口,血痂粘稠,黑色血痂與衣服相連,結成了皺巴巴的餅。
應該是在急救車上就用紗布匆匆包紮處理過。
本來潔白的紗布被血液全層滲透,黑漆漆的紗布裹著血絲和血痂,彷彿陳年裹屍布般。
病人雙目緊閉,面無表情,不知道是處於休克狀態還是神情淡漠的狀態……
王東山才不解釋:“調查受傷原因不是我們的職責。”
“趕緊評估各科室的狀況,該上臺就上臺。”
“兩個病人的血壓都不穩定,持續性泵著去甲和腎上腺,高壓仍然低於休克血壓。”
“你們外科要想辦法止血!”
“入不敷出,僅僅靠輸血和靜脈通道是不頂用的。”
王東山說話間,神經外科的人已經粗略掃完了病人,道:“頭上的傷只是皮外傷,患者沒有顱內出血的名下指徵,對光反射存在且靈敏。”
“有CT嗎?”
急會診,一是找急診處理的指徵,然後就是找自己科室的免責證據。
“任何檢查都沒敢做,從上了120便一路搶救。”
“生命體徵波動大,持續性不穩定,目前一直在維持生命支援治療,任何檢查都沒敢做,只是做了抽血……”
先補液,後手術,一邊補液,一邊手術。
哪裡有空做檢查?
這是寫在了教科書上的話。
王東山的團隊可不敢擅專把病人推去做檢查。
當然僅僅只靠補液,肯定不行。
這時,普外科的陳立偉眉頭緊皺:“腹部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徵,內有積液,是有活動性出血,沒有檢查的話,只能是第一時間去開腹探查了!”
“估計得把胃腸外科的人也叫來。”陳立偉對王東山建議。
恩市中心醫院的普外科規模不是很大,分出來的亞專科肝膽胰外科,胃腸乳甲外科,肛腸外科。
肝膽胰外科並著血管外科的牌子。
“打電話!”王東山馬上吩咐。
急診科打的會診電話,是級別要高於其他科室的,沒有任何科室敢推三阻四,比陳立偉直接打電話要好得多。
且現在這樣的情況,陳立偉即便說要請營養科來會診,王東山都只能聽從建議。
專科專治,專科的會診意見極其重要!
胸外科一個副主任也是說:“開胸探查吧,王主任,不過最好提前掃一個CT,免得探查的過程中,無從下手。”
“病人這情況也轉不走啊,轉走必然會出事。”
“病人家屬呢?我要找他們談下話。”胸外科的副主任,覺得這個病人的救治過來的機會不大。
“沒有家屬,只有兩位同志的單位領導,我們已經聯絡了醫院總值班,總值班已經給了處理授權。”
“你去隔壁辦公室找他同事聊吧。”
胸外科是比較特殊的科室,肺部也是比較特殊的器官,因此不能像開腹探查那樣,想要往哪裡探都可以。
必須要有CT的指導才行。
然而,這個病人做不了檢查,那麼就只能是靠運氣了。還可能術中的探查有遺漏,因為大家都沒有透視眼。
正在寫會診意見的副主任也說:“如果做CT的話,也就順便掃一下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