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裡面的人都在忙,方子業也就不耽誤時間。
看著十幾分鍾後,沒人接自己的話題,師父與師弟們都是把話題轉移到了文章成稿與進度方面,方子業也就將自己微末的輸出彙報出來。
現在的小師門,就四個人,其實搞線下的組會,袁威宏都覺得臊得慌,就好像以前揭翰還沒來之前,方子業與袁威宏就沒有過正經的師徒宴會一樣。
“@子業:子業你現在的重心就是先在恩市中心醫院裡熟悉氛圍,打好臨床基礎,文章撰稿方面,能寫就寫,把本來分配給你的任務丟出來,我和揭翰天羅三個人分一下。”
方子業的微信暱稱就是叫子業,因為方子業覺得子業兩個字,就足夠好聽。
“好的師父。我負責的部分,其實在檔案裡面都有,我每天會對自己工作過的任務進行組內文件的修改。”方子業回。
這種大文章,就必須要有群檔案,每天每個人負責的任務進度,全都體現在文件裡面去,方便別人的查閱。
“@小熊,揭翰你可以繼續做骨肉瘤相關的通路,每天在實驗室裡保證一定的時間,有手感的熟悉度就可以了,帶著蘭天羅一起,把基礎實驗的一些套路摸清楚。”
“這個月,我們組的絕對重心就是文章的書寫,還有就是已經做的動物實驗的腫瘤取出來做後續的切片處理,染色等……”
揭翰的微信暱稱叫小熊,即便是在群裡面改了備註,@出來的仍然是暱稱。
然而,比起揭翰的小熊暱稱憨憨,蘭天羅的暱稱就有點霸氣了,叫天羅地網,所以在小組內,從來沒有人主動@蘭天羅,只是提起他的名字。
“……”
方子業看著師父與師弟幾個人把任務和話題都攬過去,一瞬間有一種身為局外人的感覺。
但真細想起來,又是覺得啊,老師和師弟們還是都給力,沒有把足夠多的任務都架在自己的身上,這也是一種好事。
組內的成果足夠的情況下,大家肯定是齊心協力,共同進步,只有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時候,才需要予以一定程度的傾斜。
而這麼大的工作量,足夠師徒四人都吃得飽飽的,因為即便是國內最頂級的、最大型的實驗室,也不能保證一年有一兩百工作量,那是數十人的超級團隊。
方子業稍微顯示了一下存在感後,就私下裡給袁威宏發了一條資訊過去,說是自己有意參加下個月的省青年醫學技能大賽。
袁威宏倒是沒覺得奇怪,回說:“以伱現在的能力,就算你不提,我也會喊你去參加的,能順便拿點錢,再給我們醫院骨科掙點面子的事情,你絕對跑不了的。”
“這個大賽揭翰也會參加,漲一漲見識,你也別怪師父偏心什麼的,主要是前面幾年,你當時的積累——”
袁威宏說到這裡,就沒繼續說下去。
“師父,我有自知之明的。肯定不會有意見。”
“也謝謝師父開啟了我進步的扳機點。”方子業這麼回了一條。
袁威宏遲疑了一下後,才說:“要早知道你這麼給力,我早就給你了。你得說呀……”
方子業:“……”
心裡默唸,對面是師父,不能開車。
大概成稿了兩百三十個單詞後,方子業畫上了今天任務的句號,不是方子業不想繼續寫,而是這種大文章的書寫,遠比畢業論文以及CSCD難多了。
每一句話,都得非常細緻地考量,甚至於每一個詞,都得很仔細地參考相應的圖片結果,簡練且不拖沓。
在看到洛聽竹又分享過來了一張牛排圖片後。
方子業已經躺在了床上:“聽竹,你這小日子過得可以的呀?”
“我和師姐商量著獎勵自己一頓,我跟著師姐完成了一個小階段的任務了。”
“而且,師姐會帶我發一篇比較高分的文章,雖然可能是三作或者四作,但我也很開心。”洛聽竹這麼分享著。
“慢慢來吧,總會有你以後帶師妹或者師弟的時候……”方子業回。
“師兄,你在臨床怎麼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