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還是很大。
“師兄,你給我發的那個文件,我看過了,感覺好像比較難以理解。”
“果然傳統醫學的理論,靠的全然都是悟性,如果可以有更加客觀的一種資料體現就好了。”洛聽竹大概是半個小時前,發來的遺憾言辭。
應該是洛聽竹仔細看過後,才謹慎地說出來了心裡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方子業不知道洛聽竹是不是因為蘭天羅的身份原因,就刻意地把他當成了資源的盲區了。
洛聽竹這麼一提醒,方子業瞬間眼睛一亮。
對啊,現在自己的組裡面,還有一個玩資料的大神在那裡,那麼他,能夠透過相對理學的角度,對這些理論進行資料化嗎?
資料到統計再到理論,是一個單向推理。
從理論到統計再到具體的資料,可不可以形成另外一個單向推理?
方子業想到就做!
當即就給洛聽竹發過去的那份文件,給自己的師弟蘭天羅也copy了一份。
自然,吳軒奇有交代過,他給的文件內容,屬於是臨床課題結果,方子業並未徹底地進行復制,而是在自己的理解基礎之上,大致總結了一點關於手法復位的思路與基礎解剖相關的聯絡。
文字不是很多,也就是四五百個字,屬於一種凝練後的產出。
沒有具體的骨折分型支撐,這肯定不算是洩露課題成果的。
只是,方子業在吳軒奇的理論基礎上,做了一些簡單的推測,就是能不能透過測試每條肌肉的最大負重力,最大的拉伸力,並計算好關節、骨折之間的成角後,在一定程度上,透過資料化來闡述手法復位的可行性。
比如說,自固定這一步,就可以透過資料來描述,在自固定後,肌肉固定拉伸時,會形成大概多少N的被動彈力,正好使得骨折達到自固定的狀態呢?
這只是一個方向,方子業自己就是搞科研的,並不算是洩題和洩密。
畢竟不管是面上課題還是863等國家重點課題,伱課題的名字,就是相應的方向,是可以大大方方地講出來的,方子業補充的,不過是你沒有考慮過的細節。
蘭天羅也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回覆。
方子業就把自己的想法,給蘭天羅大概講了一遍,透過十幾句話指引了一下方向後,就才說:“就評估一下,這只是我單方面的考量,未必可以做得到,做不到就算了。”
這麼回覆後,方子業才又和洛聽竹隨意地聊了兩句。
洛聽竹給方子業說,她終於是在實驗室裡,完成了三個工作量,有點開心。
一個月時間,雖然達不到一週一個工作量的頂格產出,但在洛聽竹一邊熟悉,一邊且能夠雙開下,多補足了一個工作量,就已經非常強了。
洛聽竹的悟性,想必是極好的。
方子業則是立刻聽出了她的言外之意:“恭喜呀,喜提基礎實驗進步一枚。”
方子業多機靈啊,他估計,洛聽竹在實驗室裡浸淫了接近半年,基礎實驗操作,終於是來到了他剛進實驗室的那一步,也就是3級的熟練度,至少相差不遠了。
洛聽竹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其實我也不知道,基礎實驗操作不像臨床操作那樣,可以在練功房裡直接類比出來。”
“但我覺得,成功率有所提升,可能是工作量比較大,而且小組討論也比較積極,所以成功率才會高了一些吧。”
洛聽竹最後發來了兩個臉紅的表情。
方子業還在編輯資訊。
吳國南就下臺到了臺旁:
“喲!~”
“子業還在忙啊。”
方子業趕緊把這一段話打完,傳送過去,就抬頭大大方方說:“吳主任,就是和女朋友聊下天。”
雖然洛聽竹和他沒有承認關係,但方子業現在也要坐實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