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簽字完後,方子業再次趕到操作室裡時,黃海濤已經完成了一個復位,而且復位完成後,他再透過摸骨的手段,確定了復位的效果後,就說:“趕快打一個功能位的石膏,完成了固定之後,再去複查X線平片。”
“就保持這樣的姿勢。”黃海濤吩咐著。
另外一邊,把自己分管床位談話簽字交出去給黃雲霄的薛濤,馬上就準備好了泡水的塑形前高分子材料石膏,黃海濤話畢後,他就麻利地把石膏打在了合適的位置,而且開始纏繞起來。
顯然配合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方子業沒看到黃海濤的操作過程,也不懊惱,後面還有七八個可以看。
只是,透過肉眼看骨折復位後的效果,的確是很驚奇啊,竟然真的可以透過手法復位去處理本來該屬於手術適應徵的骨折……
骨折手法復位是否成功,其實與關節脫位手法復位的評估標準,有異曲同工之妙。
骨折的診斷在於:畸形、疼痛、活動受限、骨摩擦音和摩擦感。
這是肉眼可見的臨床表現。
骨折復位後可見的臨床表現就是,畸形消失,疼痛緩解和骨摩擦音消失這兩條。
沒有活動自如啊,這是骨折徹底恢復後的查體結果,剛做完復位,你再去評估患者的活動度和骨摩擦音,你看他打不打你,這相當於讓患者不斷處於骨折與復位之間摩擦,疼痛的根本性來源。
至少從肉眼上看,黃海濤的操作,是成功了的。
……
緊接著,黃海濤又持續了兩臺,方子業一直在旁默默觀看,眼神和表情都是驚疑不定,眼神裡滿是若有所思和不可思議。
因為如果他沒看錯的話,這位黃海濤的手法復位術的熟練度,可能還不如他這麼精妙,因為黃海濤對方向和力度的把控,可能最多就是3級滿格熟練度水平。
之所以可以這麼篤定,是因為方子業是居高臨下地在看。
但是,黃海濤卻能夠做到他都完全無法做到的復位效果,這是怎麼回事呢?
方子業可不敢對這些患者進行復位,這是理論上都復位不了的東西。
做了三臺手法復位後,黃海濤可能是有些滿意自己的復位效果,因此特意地扭了扭自己的腰部,看向吳國南:“吳主任,要不要試一手?”
吳國南與黃海濤認識太久了,搖了搖頭:“別,我都試錯了無數次,還是把機會先交給年輕人吧,我得再磨一磨。”
黃海濤看向熟悉的薛濤,薛濤與他也是老熟人了。
甚至啊,就連王忠興和黃雲霄,與他也都有點面熟了,雖然他叫不出來黃雲霄的名字,至少知道他是小黃。
所以,黃海濤就看向了方子業,問:“方博士要不要來試試?其實下一個骨折的手法復位,也蠻簡單,最主要做到的就是徹底牽引,充分鬆解,然後把脛骨骨折的斷端碎片,卡壓對合。”
“然後以卡壓點大於本身的骨折長度,使得肌肉被動拉伸的牽張力量,提供支撐力。”
“就比如說樹枝,你從中折斷,但是用一根捆頭髮的皮筋把斷端的兩頭給繞起來,樹枝也是可以很穩定的。”黃海濤給方子業解釋著相應的原理。
方子業則若有所思後,點了點頭:“黃老師,那我試試。”
薛濤聞言馬上道:“黃主任,小方的手法復位技術是有功夫的。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做得特別好。”
“哦?”黃海濤很意外,眼神變得更加關心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