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方子業才正好打算出門時,李元宏小跑而來,看著方子業推著箱子走出來,欲言又止。
改口問:“方博士你是打算回去了麼?”
方子業說:“宏哥,剛來了位兄弟說這邊忙不過來,我就想著也別礙手礙腳。需要我幫忙嗎?”
“要不,你稍微晚一點?說實話啊,我們這裡,打石膏的人手都有點捉襟見肘了。”
“這一次的病人量,實在是有點太多,好幾個大巴車,總共幾百個人多多少少都受了點傷,小清創縫合的加起來至少三百多人,每個醫院分一下,湧入的病人量都實在太多。”李元宏有點難為情。
方子業聞言,馬上果斷地把自己的箱子往醫生休息室裡一塞,然後就擰起了一件白大褂,說:“沒關係,宏哥,我去哪裡拿口罩和帽子?”
“護士站就有,辛苦了啊。”李元宏不好意思。
方子業出去後,就看到,病人量真的是一下子都集中了,雖然來病房裡的病人,都不是大創傷,畢竟大創傷都是從急診科直接被接手術室或者急診手術室了。
單需要進到操作房裡做小清創的病人,就有七八個。每個人都是打著繃帶,繃帶的表層多多少少帶著血。
辦公室裡,一位值班醫生以及另外一個過來幫忙的醫生,被八九個需要辦理住院手續的患者以及十多個家屬圍著,且家屬的胳膊和小腿處,也是稍有血跡。
只是沒骨折,但刮刮擦擦破了皮。
也是不可開交。
李元宏正在給護士站另外一些人做著分理,骨折簡單的就打石膏,骨折稍微有點複雜的就在旁先等著,他等會兒排隊帶去另外一個操作室做手法復位,同樣要打石膏。
操作室裡,已經是有一個小夥伴在開始忙活起來。
他右手邊的推車上,至少是堆積了各種型號的石膏二三十個。
與此同時,護士站那裡,幾個護師同時開始操作,掃碼,開醫囑,給病人解釋,有人說打石膏貴了吐槽的,有人還說能不能加錢先做的。
亂七八糟。
方子業抓了兩個口罩,兩頂帽子,兩口袋的檢查手套後,就撕開了口罩和帽子的外包裝,先戴起來。
雖然很著急,但也要注意保護自己,戴上帽子和口罩是十分必要的。
打石膏,方子業在中南醫院的骨科值班時,也經常做,一個病例得到的學識點只有零點幾,但勝在簡單,比進練功房裡好。
方子業就對正給病人解釋的李元宏說了一句先去打石膏了,對方點了點頭,仍在安撫:“大家不要著急,必須要規範化,程式化,這樣速度才可以提升起來。”
“我知道你們都很痛苦,但在我們的眼裡,我們都要給伱們解決問題,所以也不打電話找熟人啊什麼的,我們現在什麼電話都不會接。”
“現在屬於是比較關鍵的時期,莫說是院領導的電話,市領導都不會打電話過來。大家一視同仁,過去排隊,一個一個來。”
“我們都不是在玩,包括我們的主任老主任,都還在急診科接診病人,或者是手術室做手術,具體是遇到了什麼情況,想必各位比我更加清楚。”
“雖然有一句話不好聽,但是你們能夠來到這裡,或走或推,沒有被急診科留下,這就是一種幸運了,大家相互理解和體諒一下,我們醫院是非常正規的醫院,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但也要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來一一處理。”
李元宏還是非常沉穩的。
方子業到了操作室後,就先開始幫忙。
在裡面的打石膏的人,是吳國南主任醫師組下的一位主治,叫王忠興。方子業簡短說明來意與身份,他就點了點頭。
“正好,兄弟,你幫我扶一下腿,這患者的家屬不會扶腿,這小護士是實習的。你應該懂牽引扶腿法吧?”王忠興見方子業的年紀不大,問。
“沒問題的王醫生。”方子業對王忠興回了句後。
躺在了操作床上的阿姨就用本地口音講了:“醫生,痛啊,你輕一點咯。”
這應該是一位恩市人,未必是恩市市內的,帶著方言的口音。
方子業也操著本地話說:“莫怕(別怕),我會輕點搞,不得痛。(輕點來…不會很痛)”
阿姨一聽方子業的口音,就說:“你應該是巴縣那裡人吧?我聽你口音和我妹夫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