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天羅感覺當師弟是真的好,一旦要成師兄,肩膀上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是有點不捨得。”揭翰維持著對方子業的尊敬,又收斂著自己的情緒。
“但想到師兄回來後,就可以帶著我們起飛,也覺得師兄你蠻不容易的。”揭翰最近幾個月,思考了很多東西。
正是因為深入過科研,揭翰知道,像袁威宏這樣的小課題組,其實要在大課題組內展現出來自己的存在感,到底有多麼不容易。
縱觀謝晉元副教授,一個副教授,如今在鄧勇教授的組裡,存在感都非常非常低。
而袁威宏比謝晉元副教授的底子更加單薄,但就是這樣的環境,自己的老師和方子業師兄的帶領下,如今都往前跨進了一步,讓自己的小課題組,徹底地成為了幾乎與鄧勇教授課題組平行存在。
這個平行,是不誇張的。
鄧勇教授組,一年多的累積工作量,還不如方子業師兄不到半年,一個人打拼出來的工作量,這樣的能力,醫院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估計很難找出來第二個人,即便是要找,可能內科的一些實驗大佬,還有學術型研究生大佬們,有機會觸碰一下。
可方子業是專業型研究生啊。
俗話講,拋磚引玉,揭翰覺得自己要接過方子業傳下來的棒子,壓力非常大。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兩個,一個是熟悉臨床操作,進練功房,第二就是用自己拿到的課題經費,夯實自己的實驗操作。”
“你都沒有課題結果展現的壓力,只需要學習操作熟練度,這應該很放鬆吧?”方子業回道。
師弟們捨不得,方子業還是得離開,這是目前醫學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晉升渠道。
不出國,留院非常困難,而且以後的晉升途徑,也會變得非常狹窄。
別人都有出國經歷,你沒有,你即便是入職了本院,你能夠得到的收入,可能都比別人低,也沒有相應的眼界和見識。
自然,如果方子業可以在博士期間就混得半年左右的基層工作經驗,那麼就可以保證方子業在副高之前,就不用下鄉支援了,這是可以給方子業節省很多時間的。
話題說到這裡,貌似有點走煽情路線。
但幾個大男人,走煽情路線不是蠻合適。
揭翰就說:“謝謝師兄給機會,師兄你走之前,我們三個一起喝點吧,給師兄你送行,來年再迎接你迴歸。”
“好!”方子業也不再賣弄啥情懷。
現在課題組內的人還不多,所以相處起來相對簡單,而且感情也越發真摯,是因為你不用特別多的投入。
如果一旦以後的課題組成長為鄧勇教授的規模甚至是洪字禮副教授的規模,那時候的師兄弟們相處,肯定沒有現在的三人這麼融洽,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因為每個人都要成長,成長之後,就得暫時分家,分家之後,就又是各自的團隊,雖然有交流,但畢竟分家了啊……
練功房,801內,裡面人聲鼎沸,相談甚歡。
方子業帶著兩位師弟走進的時候,一點都沒影響到裡面人的興致,反而是有人說了一聲,又有人來了。
聽到這話,位於話題相對最核心位置的李源培趕緊含笑回頭:“誰啊?”
在看清楚是方子業進來的第一秒,李源培就正了一下身子,緊接著,李源培便站了起來,神色相對緊張起來,走向方子業:“業哥,好久不見。”
方子業都一一叫了人後,才問:“今天的練功房,師兄們好像一個都不在?”
李源培則說:“嗯吶,師兄們該出國的出國了,回國的回國了,所以有聚餐去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這樣子。”
“是薛漕師兄和嚴志名師兄打算出國了吧?”方子業懂了。
要出國,最佳的時間就是博士一年級的下學期,也就是博士第一年春節後,然後出國一年,在博士二年級期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