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業的回答很正式。
袁威宏則是又解釋了一句:“我們國家雖然專科分得很細,但是每個專科的病種是不挑選的,我們是以臨床組的形式,一個組會接診很多病種。”
“從門診到住院,是短期內的預約住院制,而不是預約手術制度。”
“那太可惜了。方醫生!”
布蘭登教授搖頭,滿臉的惋惜之色:“如果你可以專研一道,以你現在的年紀,等你到了我們這個歲數,可能你就可以將毀損傷的保肢術研發得更加完善。”
“不過華國的患者數量和患者種類多,醫務人員比較少,也是必須要面臨的嚴峻考驗。”
“不過即便如此,這也是我們骨科的損失!~”
在布蘭登看來,如果毀損傷保肢術只研發到這樣的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對操作者進行大量的嚴苛訓練,醫生才可以成熟。
而不是隻需要進行理論學習,就可以有更好的工具輔助一個醫生做出高質量的手術。
一個是訓人,一個是訓器械。
方子業回道:“布蘭登教授,我相信即便是沒有我,也可以有其他的醫生可以對手術的術式進行簡化。”
“我的選擇也是要看精力的,我不可能對我的一部分門診病人視而不見!”
“正如國外的一句名言,人一輩子很短暫,活在朝夕。”
“我們醫生,也應該活在當下,雖然會累一些,但這就是我們這個可愛的國家,它發展的時間並不長。”
“它要面臨的成長和考驗,我們必須與之共進退。”
華國很大,人口眾多,醫務人員少,這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
但好在,如今的華國,只要你成為了醫生,基本上不會餓死你,雖然達不到大富大貴,但也會高於當地的一般平均水平。
方子業還記得那句話,如果你覺得哪裡不好,你就去做,去建設!
這是一個事實,雖然它很累,雖然方子業甚至可以往國外跑出去,逃避,面臨國外的實情。
就做一個單病種!
不過這不是方子業的選擇,有困難就面對,大家一起面對。
誰不想輕鬆些呢?
但,目前國內的環境,還不至於讓方子業窮困潦倒,甚至,這個環境還讓方子業走上了‘出人頭地’的第一步。
這是一個精廣選擇,方子業自然知道,所有的技術是越精越好。
大家所有人都知道吃肉好!
但你不論實際地就去問何不食肉糜?這不是扯犢子麼?
現在國家需要的是多面手,需要的是更廣大地提高平均水平,而不是將一項項技術打造成世界最頂尖!
還是先讓目前的患者們吃飽吧,吃飽了之後,才能想著吃好的問題!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布蘭登教授依舊喃喃自語。
彷彿是失去了創傷外科的一個科研新星。
不過,在袁威宏和鄧勇兩人的眼裡,卻都是欣慰無比。
這不是他們教給方子業的話,而是方子業自己的認知和選擇。
他們不僅培養出來了一個創傷外科的青年才俊,而且還給國家,至少是給漢市培養了一個非常‘上道’的醫生。
大局要面臨的困境,我們就必須要與之共進退,這話說得多好啊?
不過,即便如此,布蘭登教授還是不死心:“方醫生,但是,你也不應該放棄‘毀損傷保肢術’的成長,它是你研發出來的,它就是你的孩子!~”
“你要對它的成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