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業並非刻意在手術直播時,才特意將清創術點到6級,而是在此之前,就已經點了上來。
方子業的老師隱隱猜測到了什麼,只是無法確認,也不敢確認。
國手級的水平,華國的骨科,目前還可以找得到這樣的少數人,本身就擁有這樣的水平。
在‘國手級’之上的水平,一直都只存在於傳聞中。
如果說外科醫學界,從華國的現代醫學開始發展到如今,真正有誰的外科操作水平真正到達過超越國手的傳奇境界,可能被公認的就只有肝膽外科的吳老了。
吳老的履歷非常豐富——
作為華國肝膽外科主要創始人之一。
50年代,吳老就最先提出華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新見解;60年代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並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
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較早應用肝動脈結紮法和肝動脈栓塞法治療中、晚期肝癌;
80年代,建立了常溫下無血切肝術、肝癌復發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術技術;
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療、肝癌疫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並首先開展腹腔鏡下肝切除和肝動脈結紮術。
以上還僅僅只是對於病種治療的研發!
業內很多人都曾探討過,吳老生平為何可以如此‘瀟灑’,震驚世界,最後得出來的總結還是,他的基本功足夠好,可以在諸多‘國手’中,單獨拎出來成為一個序列。
當然,或許華國擁有如此操作水平的,不止吳老一人,還有其他的教授,也臻至過這樣的水平,只是沒有被展示在公眾面前……
“這怎麼可能?”
“基本功怎麼可以到這樣的地步?”
“方教授的操作,和他給我們分享的毀損傷清創術,看起來完全不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對,不對不對,這操作不對勁!~”
“……”
現場立刻一片譁然起來。
震驚夾雜質疑,有理智的瘋狂呢喃。
諸多的聲音交織起來後,就如同是菜市場一般。
幾百人同時說話,就算都是悄悄話,聲音雜糅起來也不小了。
手術直播的手術地,當然是手術室,手術直播的觀看地,當然是在基礎醫學院的學術報告廳以及萬達酒店的會議廳!
因為相距甚遠,主持人段宏率先地主動關閉了由會場到手術室的單向通話通道後,才拿起了另外一個話筒道:
“各位教授,請保持安靜,有序發言。”
方子業的清創術什麼時候到了這個水平,段宏從未知曉,所以,此刻在段宏的心裡,滿是震驚!
擁有國手級水平的人,雖然稀少,但是每個亞專科,每個年代,都有那麼幾個人。
在時間的累積之下,華國骨科發展的六七十年,可堪稱“國手”水平的老教授們,相繼下來,不說有一兩百,七八十個總是有的。
畢竟時間橫跨了那麼多年!
可如此多年的時間裡,若說有誰的水平真的超越了‘國手級’到了更高層的層次,目前來說,是沒有人做到過的。
即便是早些年,軍醫院出身的那些知名老教授,創傷外科的巨擘,都說自己只是無限接近,而並沒有達到那樣的水平!
段宏的話,雖然壓住了一部分人的聲音,但仍然沒有斷絕,依舊有人在與旁邊的人窸窸窣窣地交流,發表著內心的感慨。
看到這樣的場面,段宏就又提了一嘴:“各位教授,安靜一下,我們有序發言,好吧?”
“我暫時已經關閉了由會場到手術室的通話頻道,但是會場內的音響還是可以用的。”
“並且,第二會場的教授,也可以暢所欲言。”段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