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有些人做了,但又相當於什麼都沒做。
有些類比於兩桃殺三士,這是無解的‘陽謀’。
張興澤教授的身材微胖,此刻摸了摸自己的團臉圓下巴,濃密的眉頭一鎖後道:“裘教授,求人不如求己。”
“專業領域內的事情,還是交還給我們本專業的人來做吧。”
“有些手術術式一旦存在,與身俱來就很有意義,不再需要採訪、宣傳、解釋等手段重新賦予特殊的意義。”
張興澤教授的年紀也不小了,雖然看起來黑髮黑眉毛,其實已經有接近七十的高齡,只是保養比較好。
自然,張教授關起門來所說的話也是挺狠的。
有些東西是需要透過宣傳賦予特殊意義,有些東西,則不需要如此。
戴竺則摸了摸自己的高額頭和地中海,刀眉一聳道:“從古至今,三教九流的說法就從未停止過。”
“可能不管任何時代,只要在這個框架內,醫者就只是不入流的工具之一吧……”
戴竺和張興澤教授兩人討論的話題就有些高階和敏感了。
在華國,醫生基本上是談不上什麼‘地位’的。
不管是在官方還是在民間!
不過方子業如今接觸不了這麼更高的層面,如果可以的話,方子業也寧願別去接觸那種高層面。
而後,裘正華也開口又講了幾句類似的話語。
這個層面的東西,聽起來讓方子業覺得稍微有點雲裡霧裡,也就搭不上話了。
方子業身邊的鄧勇,則是聽得膽戰心驚。
鄧勇所站的高度,與裘老教授等人站的高度和位置又不一樣,可不敢大肆地講這種話題。
差不多足足過了兩三分鐘,裘正華等人看方子業與鄧勇都不再回話,便才逐漸將話題收攏。
“我們還是聊回來小方的事情吧,還有年輕人在這裡,我們別把他們的念想給斷掉了。”裘正華道。
俗話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可也有俗語講,三代從商不如一代為官!
鄧勇聞言馬上道:“裘教授,戴教授,謝謝你們如此關切我們子業,這件事,如果不是您幾位提及,我還有子業的老師都完全沒往這個方向去想過。”
鄧勇當然不敢這麼去想,即便是想了也不敢說自己想過,更不敢埋怨。
在華國,你正要是個當醫生的,只要和這個職業掛鉤了,你明著說自己想要功成名就,或者想要富甲一方,就會被貼上該死的標籤。
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醫者必須是——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三餐溫飽,四大皆空’。
但凡不符合這個標籤的,你就可以改行了。
你還能鬧著讓人給你來宣傳?給你來揚名?
只要你餓不死,你就可以了,你但凡掙了點錢,就是百姓的血汗錢……
張興澤教授聞言嘆了一口氣,他的年紀相對另外幾人更小,所以也更敢說:“我記得,比較知名的一句話,也就是言醫·序中所說的全文是——”
“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醫,故神聖之業,非後世讀書未成,生計未就,擇術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專習,窮致天人之理,精思竭慮於古今之書,而後可言醫。”
“醫者有術無德不行,有德無術更加不行。”
“我所見過的‘活神仙’?”
“算了,不聊這個話題了。”
世人所說的話,不過是摘取隻言片語,屬於是斷章取義。
醫德也是很重要的,但醫德不是最重要的品質。張興澤親自見過,一些德行很好但技術不夠的人,最後所做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