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們科室,也有自己的臨床病種要做,如何平衡好這個關係,我們團隊也要研究一下。”
“但不管如何,我們都保證,每年至少開設兩次培訓班,然後歡迎各位主任遣派高手前來交流和相互學習。”
聽到鄧勇這麼一說,很多人都眉頭緊皺起來。
靠近鄧勇的一位主任就說:“鄧教授,一年才兩次,這也太少了吧?”
“就算一次選十個人,也才二十個啊?這根本不夠分。”
不算漢市,鄂省的地級市就有十二個,縣級市26個,縣城37個!
大家都想學習和進修,每年才二十個名額,這怎麼可能夠分?
袁威宏聽到這,才嘆了一口氣,說:“各位主任啊,容我在這裡不合時宜地多一句嘴啊。”
“其實,關於這個手法復位與骨折新分型的基礎理論,早在一年之前,我們就已經發表在了BMJ上了。”
“已經屬於是隔夜飯了。”
“以前從來沒有人說要來學習和要求開小班教學的事情。”
“現在啊,我們也只能是抽空,隨機挑選名額進行教學了。”
袁威宏這話,其實就是在內涵眾人。
你們大家平時都不看文獻嗎?
就算不做科研,就可以不看文獻了解業內的最新前沿動態,非得是看到了手術直播,才想著來學習。
你這還挑三揀四,你誰啊?
開教學班,可不是為了掙你錢,你如果拿自己當別人的衣食父母,要求這裡要求那裡的,別開了。
袁威宏的一句話,直接鎮住了其他人。
過了幾分鐘,才有一個市醫院的主任腆著笑臉說:“鄧教授,是我們學習態度不太好,所以平時沒有關注這種科研動態。”
“這不正是能力有限,才想著多和專家們交流學習嗎?”
“鄧教授,這個術者,什麼時候可以來會場啊?”
“他上午來不了,這是我們醫院的住院總。”
“下午只請了一個小時的假,就是去青年大比武的分會場做一場考核示教,搞完之後,還得回去值班。”鄧勇解釋道。
眾人聞言,嘴巴微張。
住院總是什麼東西,是無需鄧勇科普的。
但剛剛的操作是住院總?那是個什麼東西啊?
百分之九十的人腦子都宕機了,袁威宏見自己遞過去了筆記本,對方卻不簽名,就高冷道:“不想簽名就下一個吧。”
“別別別!~”回過神的中年馬上轉身,搶過了袁威宏手裡的筆,而後認認真真,工整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袁醫生,我們兩個的交情,你怎麼還這麼高冷呢?”中年對袁威宏擠著笑臉。
“不是高冷,而是實事求是。”袁威宏也沒多說什麼。
……
終於,在所有人都從震驚之中迴轉過後,有人提議道:“鄧教授,那這個方醫生應該還沒下過鄉吧?”
地級市醫院裡,醫術不需要多麼高階,越實用越好。
馬上就有人開始打起了方子業下鄉的主意。
這一旦爭取到了自己的醫院,那自己醫院的水平,至少會領先其他地級市醫院一籌。
能夠做到地級市醫院的第一,那就是很多地級市醫院主任的夢想。
至於想要做到全省第一,那還是有點虛浮和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