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沒事!我又沒有偶像包袱。”方子業最終還是這般決定。
袁威宏的意思方子業聽清楚了,無非就是外人會覺得方子業多事。
類比於骨科,骨科這邊建議要手術治療,一個血管外科的人跑出來說要做骨折的手法復位保守治療,病人暫時還在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的人要做手法復位你能怎麼辦,你也不能捆住不讓他做,他只要能擔責任,他做骨折內固定術都沒事兒。
同樣的,在血管外科的眼裡,現在的方子業要做保肢術,就是類似道理。
但結束通話電話後,方子業還是給血管外科的劉發明發了一條資訊,稍微解釋了一下。
劉發明則回信說:“沒事啊業哥,這有什麼好說的,一切為病人考慮。能保肢我們儘量保肢,只是我幫不上什麼忙。”
語氣中規中矩,並沒有陰陽怪氣。
方子業舒緩了一口氣,先帶著人進到手術室裡。
消毒、鋪巾、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外科手套,拿清創包,再詳細地慢慢去設計手術整體方案。
方子業並未著急開刀,而是先,做了一個更加細緻的體查。
查體又叫體格檢查,定義是指醫師運用其感官以及藉助於傳統或簡便的檢查工具,如體溫表、血壓計、叩診錘、聽診器,客觀的瞭解和評估病人身體狀況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檢查方法。
這是每個醫學生入門診斷學就必須要學習的內容。
而一些陽性查體結果,往往與一種疾病的診斷,息息相關。
這是醫學常規查體熟練度一般的情況下,比較常規的使用。
但查體的熟練度到了4級後,方子業就發現,查體其實不僅僅可以查體出診斷學中的東西,而是透過操作者的細微感受器,可以感受到血管搏動等細微波動,以此確定,到底什麼位置沒有血運,什麼位置還有血運。
方子業以前就應用這樣的能力,在恩市做了保肢術,那時候,張明燦主任還在主任位置,他差點就將對側的肢體給截肢下來。
有過相應的操作經驗,因此,方子業再一次操持這樣的技能時,雖有陌生感,可仔細探查下來,還是有經驗的。
這個患者的血管搏動,自髂外動脈向下到股動脈近緣,都有血液搏動,但似乎到了股動脈中段後,類似的血液搏動就消失。
反而,股動脈近端的旋髂內外側動脈的搏動幅度會增加,這是動脈遠端被堵塞後,側支迴圈的血運加劇的結果。
“無菌標記筆,給我一下。”方子業做好了這般探查後,對助手郭若盾吩咐。
“給,業哥。”郭若盾再次改了稱呼。
後知後覺的郭若盾,如今已經意識到,方子業今天好像答辯,答辯結束後,就會結束學生的身份,然後快速地成為本院的正式員工。
這個界線,比較明顯的就是答辯了。
畢業後也有好處,叫哥會更顯得親近。
“之前有過幾個人探查過這個患者的5p綜合徵?還是因今天的時間點比較特殊,很多人都沒過來?”方子業標記完,如此問。
“嗯,洛師姐來過,然後還有蘭師兄也來過,其他的就是錦環師兄路過看過一次……”郭若盾也是記憶得比較深刻。
“業哥,其他師兄們可能比較忙,今天的情況又比較特殊…所以來的人就?少一些。”
“我知道,今天答辯,我只是覺得這個機會比較難得,肯定不會記大家的過錯或者心裡默一個小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