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貞德不能再多了,只有五十英鎊,我行的資金也很緊張啊!”
“可是……五十英鎊……”約翰·卡波特急得面紅耳赤,彷彿被調戲了的公牛一樣,他其實很想大聲質問對方,“五十英鎊他媽的到底有什麼卵用?”
但是,一方面,他還得保持基本的禮節,另一方面,如果他大發雷霆,興許五十英鎊都領不到呢!
五十英鎊,約合一百枚杜卡特金幣,這對於當時一個普通的英國農民,也算是撿到一點小財,可是,對於航海而言,只是杯水車薪了,當得起一根原木的價格不?
這還不到哥倫布在格拉納達一個月領到的生活費呢!
嗯,這就是卡波特在英格蘭初期遇到的困境。
……
斐迪南沒有干擾約翰·卡波特去英格蘭的行程,不過,派遣尼德霍格的間諜,以及尼德霍格在英格蘭的分支,監視著約翰·卡波特在英格蘭的動向。
1495年6月,約翰·卡波特懷著成就偉大事業的希望抵達了西北歐的英格蘭王國,一個同樣有著深厚航海傳統的國家。他渴望在這裡獲得新的支援。
約翰·卡波特首先到了倫敦——他想要直接覲見亨利七世。
然而,到了倫敦之後,約翰·卡波特卻陷入了窘境。
沒錢啊,生活費都快用光了。想見國王?國王是你說見就見的啊?難不成還可以玩攔轎喊冤?但這裡又不是東方,也沒啥機會。說不定還被當成刺客……當然約翰·卡波特也沒有這種奇特的腦洞。
於是,約翰·卡波特懷著航海家的信念來到倫敦,卻喜聞樂見地成為了一名“倫敦漂”……
更糟糕的是,來自威尼斯的“長春花”又寄過來了……
所謂“長春花”,是債權人向當地司法機關遞交的申請扣留債務人、追討債務的一種司法文書。從1488年11月約翰·卡波特逃離威尼斯開始,追債的“長春花”就與他一路相隨,好在那時候歐洲各國的司法系統的合作度相當低,巴倫西亞市政府接收到了幾十封“長春花”,愣是讓約翰·卡波特安安穩穩地住在那裡,在塞維利亞和里斯本亦然。
但是,身後總是跟著“長春花”,顯然是不能安穩入睡的,何況威尼斯的商人們在倫敦也有關係,說不定哪天就會遇上麻煩呢?
於是,整個1495年下半年,約翰·卡波特都緊巴巴地節衣縮食,並且在英格蘭尋找能夠給予資金支援的恩主。另外,他也向義大利各邦的親朋好友以及一些商人團體寫信,希望有人支援他的遠航事業。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在此時再次應驗在了約翰·卡波特身上……
兜著五十英鎊,約翰·卡波特垂頭喪氣地離開了那家倫敦的義大利銀行。
只能說最近的生活費有著落了——不,並沒有。這是貸款,還得連本帶利地歸還回去呢!
約翰·卡波特攥禁了拳頭,不能,就這麼放完了。
他又逐個去拜訪在倫敦的那些義大利社群,希望有人能給他更多的錢,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