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算是發財了,年前應該不會再有大的行動,埋頭練兵吧!
手裡有五十個兵,怎麼也算個總旗了不是?
隨著到了午時,幾大鍋鹹菜骨頭湯(沒肉)燒開,成桶的雜糧糙米乾飯也蒸熟了。
秦逸一聲招呼,各家各戶放下手裡的活計,嚥著口水來打飯。
等第一口熱湯熱飯下肚,所有人的心都定了下來。
這個頭領不賴,捨得給手下人吃乾飯,穿棉衣,是個好人。
你瞅!曾經的漢奴們,對好人的標準就這麼低。
秦逸和麾下兩隊少年兵,開的是小灶,豬羊心肝肚肺大亂燉,一吃一個不吱聲。
……
出乎秦逸的預料,別看這寨子不算大,但存糧可真不少。
因為靠著沙河,這邊主要種的是稻穀,只有離河水較遠的旱地才種麥子。
光是正經糧食就超過三百石,加上雜糧、醃菜,還有其他的物資和百姓,秦逸估摸著最少要跑三趟才行。
沒事!這次偵查充分,沿途都選好了過夜的宿營地,不會再像上次那麼倉促。
臨時更改了運輸順序,秦逸重新下達撤離的命令。
婦孺跟著第一批運輸隊先撤,抵達能容身的那個山洞後,卸下物資臨時儲存。
雪橇隊返回後,再帶著第二批物資和青壯走,甲隊押車,乙隊連同新的少年兵在寨子裡留守。
如此往復行進,一直到臘月十三,花了近十天時間,秦逸才帶著最後一批人手返回望海堡。
擴大一倍的雪堡,在秦逸乘坐的雪橇車抵達山腳時,歡呼聲驚天動地。
無所不能的秦將軍!愛民如子的秦將軍!戰無不勝的秦將軍!
這一刻,秦逸在望海堡軍民心中,就如神靈一樣的存在。
“臥槽!可算回來了!累死哥了!”
外人面前,面色嚴肅的秦大將軍,一回自己的小屋,立馬癱坐在粗糙的地板上,甲冑一脫,往床鋪上一趴,四仰八叉的連腳趾頭都不想動。
真的累慘了!
“和尚!趕緊滾過來幫哥錘錘背!”
“來了!來了!”
孫仲勇先回堡,他這邊也忙得不行,要安頓新來的遼民,要儲藏好糧食物資,也就是徐海峰迴來後,他才輕鬆不少。
如今大哥帶著最後一批人手和物資返回,沒人比他更高興。
他哪有哥那個本事,能把整個堡內百姓如臂使指,這下好了,哥回來,就沒自己啥事了。
孫仲勇喜滋滋地捏著拳頭就“嘭嘭嘭”開錘!
“哎呦!我這老腰哦!嘶……和尚你輕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