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將近兩千人的考生,這次整整少了一大半,只有八百人進入到複試。
懷慶府十個縣,一個縣平均錄取二十個人,也就是隻有兩百個名額。
八百人去搶兩百個秀才功名,競爭依然激烈。
考官也一定會千方百計的把一部分給刷下去。
坐在自己的考棚中,衙差再次舉著出題的牌子走過來。
看清題目之後,不少考生手一抖,一個墨點就掉在了草稿紙上。
策論題一道、律法題一道、試帖詩一首。
試帖詩忽略不計,律法題也有一部分人能作答。
可策論卻是不少人從未接觸過的。
王學洲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只知道鄉試會遇到時務策,可他沒想到只是童生考秀才,竟然就遇到了。
這簡直了。
拿起律法題目,他把對應律法條例寫上去,這道題就算是結束了。
試帖詩也不難,只要不出錯沒有犯忌諱就問題不大。
只有策論,需要耗費不少時間。
題目: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汝認為如何?
王學洲一下子就聯想到了如今邊關局勢緊張這事。
結合這個再來看這個題目,這題出的,其實有可能是是在問,打還是不打?
這道題實在不是他們應該面對的,但是題目既然已經出了,那就沒得選擇。
王學洲這個時候無比慶幸自己多了一輩子的記憶,又是各種資訊高度發達的年代。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財政、兵力和國力等問題,弊端也可能造成百姓困苦等等。
但是不打,可能要被人視為軟弱可欺,甚至可能引來更多的挑釁和侵擾,比如小日子。
想到上輩子的歷史,王學洲眼神一厲,立馬確定了自己的觀點。
打!為什麼不打?
不僅要打,還要一次性給打服、打痛了!
打到那群龜孫俯首稱臣,直接納入自己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