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正廳內安靜了下來。】
【謝琦月平日裡最是厭煩那些書上空洞無物的大道理,總覺得它們之乎者也,枯燥乏味。】
【然而此刻,她卻不由自主地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著少年的話語,只覺一股莫名的氣質自他身上散發而出,竟與書院中那些有真才實學先生們有幾分相似。】
【司馬亭低頭沉思,重複剛剛謝觀之話,“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言罷,少年微微欠身,行了一禮道:“這便是我對仁人志士的一點淺薄體悟。”】
【諸葛間整個人還是愣住的表情。】
【正廳之中也沒有任何聲音,連繫在大柱子上的臥著的黑驢,都豎起一雙招風驢耳。】
【陸華第一次認真打量堂下少年,心中若有所思。】
【謝玉回想著剛剛兄長所說,心中雖有所觸動,卻仍覺未有明之處悟,似乎還有諸多不解。】
【謝人鳳,他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什麼‘心即是理’,我從未聽人提及過這等怪論,怕是這謝觀一知半解,隨便胡謅出來。】
【他卻是沒有注意!】
【一直未發一言的父親謝鴻,眼神迸發出別樣的神彩。】
【他嘴上喃喃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趙夫人雖是不解其意,可是看場中諸葛間的神色,便知恐怕謝觀解的極好。】
【袁夫人自然是極其高興,卻見老太君臉色越發的鐵青,便沒有表現出來。】
【足足過了數息。】
【諸葛間終於回過神來,目光灼灼看向於你,越看越是滿意。】
【少年從進入正廳到如今的回答,都是得體有禮,如同謙謙君子。】
【“你比我想象之中,還要出彩許多。”】
【他心中其實還有一句話未曾說出口,若是老師仍是昔日那位以“天下為棋盤,眾生為棋子”的三先生,他定要將這位少年舉薦給老師,作為門下高足。】
【老師收弟子從不是看資質,少年此時還未踏入修煉已經錯過最佳的修行時期,老師看重的是心性品格和才能。】
【可是,如今老師的狀態,卻讓他心生猶豫,恐怕此舉並不合適。】
【於是,諸葛間暗自決定,今晚定要前往書院,將少年今日所言,一字不差地轉述給老師。】
【以老師的智慧與修為,想必能從中有所體悟。】
【想到此處他不由嘆了口氣,要是夫子還在書院就好了。】
【謝原臉上全是欣喜之色,與有榮焉。】
【袁夫人笑道:“尚算可觀,未辱沒謝家門楣……”】
【上座的謝老太君輕輕擺了擺手,打斷了話頭:“且開宴吧,今日確是乏了。”】
【接著老太君目光冷冽地注視著你,語氣冰冷:“我一個婦道人家,不通夫子老人家澤被四海的高深大義,也不懂儒家的典籍,只知道治家需懂長幼尊卑。”】
【“謝觀,你今日算是誤入大觀園,姑且不予責罰,但是在這謝府之中,仍需遵循老太太的教誨,望你日後謹言慎行,莫要學你那母親。”】
【“鴻兒,去開宴吧。”】
【謝鴻起身扶著老太君走入後堂,只是臨走之時多看了你一眼。】
【你身為庶子,自是無緣踏入謝鴻院的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