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有不少學士開口誦讀,身上才氣湧動,彷彿被這段文字深深吸引住,忍不住繼續念道:“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加入誦讀的行列,宛如誦經般虔誠。
隨著一遍遍的誦讀,他們的心神一次次被震撼,徹底陷入那由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勾勒出的寧靜致遠的畫面中。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不正是讀書人該有的品質嗎?”
有人低聲感慨,眼中閃爍著光芒。
才氣祥雲仍舊凝而不散,彷彿也在期待著什麼,根本不願消散。
“字字如畫,如詩如歌!”
“此文當為千古絕唱,今日能親眼目睹此文的誕生,此生文道生涯再無遺憾!”
“美,寫得太美了!從此以後,滕王閣將被賦予新的含義,千百年後,滕王閣必將聳立江畔,此文萬古流芳!”
許多才子連聲感慨,看向滕王閣的目光中帶著複雜的神情。
誰能想到,這篇駢文竟出自一位參加鄉試的讀書人之手?
九品,亦或是八品?可這半步鳴府的文章,本該是大儒才有的筆力啊!
一股羞恥感悄然湧上心頭,折磨著他們的內心。
“你們說……究竟是誰作出了這篇千古絕唱的文章?”
有讀書人忍不住開口問道。
然而,沒有人敢給出答案。
此時此刻,任何猜測都顯得蒼白無力。
“可惜最後缺了一個字,你們覺得這個字會是什麼?”
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頓時,人群議論紛紛,紛紛抬起頭,看向那篇懸於虛空中泛著光芒的文章,開始嘗試填字。
“應該是‘檻外長江水自流’!”
“妙!妙不可言!”
“‘水自流’,好,這個填得太妙了!嘶,原來是這屆狀元郎,失禮失禮!”
“狀元填補空白了,‘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水自流’!太妙了,簡直是神來之筆!”
眾人眼中閃爍著神采,紛紛讚歎不已。
就連滕王林允穎也眼睛一亮。“閣中帝子今何在?”
這不就是在問他身在何處嗎?
他就在這裡,與滕王閣一同見證江水自流,流芳百世!
“狀元郎,果然才華橫溢!”
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