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個自己是為了引火燒六龍教,所以向山很乾脆的把聖主留下的知識都轉移了過來。
聖主儘管刪除了很多內容,但是依舊保留了一部分。
就好像將一頁書的一半給撕掉一樣。雖然這樣就不知道這一頁的另一部分內容,但是依舊可以從前後文進行推測。如果遇到了被撕下來的文字,也可以大致推斷這一部分文字可能會出現在哪裡。
「知識」與「事件」的記憶是存在某種聯絡的。
向山並不知道這項技術的全貌,但是他似乎能檢索到與面前這種現象強相關的資訊。
科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經歷痛苦時,大腦中的杏仁核區域會變得活躍。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情緒反應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在面對危險或恐怖場景時。此外,痛苦的經歷會導致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線發生變化。杏仁核會拼命將令人痛苦的記憶銘刻在大腦細胞群之間。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記住痛苦的經歷對於避免未來的危險和傷害是有益的。這種記憶可以幫助個體避免重複相同的錯誤,從而提高生存機會。人類的祖先,就是透過這種機制標記與敵害的遭遇,學會如何避免危險的。
大型貓科動
物的活動範圍、有毒生物的外形、掠食者的氣味……
狩獵採集者們會記住這些資訊,未來在遇到類似情況時會更加謹慎,避免再次受到傷害。這種對痛苦記憶的深刻印象,會帶來更大的生存優勢,讓相關的基因更有可能遺傳下去。
人類「厭惡損失」的緣由也是這樣的。損失會帶來比「從未獲得」更強烈的痛苦。
痛苦的記憶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情感。
這些情感會加強記憶的編碼和鞏固過程,使得這些記憶更加難以忘記。
在對事件的記憶之中,偏向負面的部分其實才是……佔據主導地位的。
他們所承受的,是向山推動人類整體飛昇時所感受到的痛苦。
負罪感、無力感、永遠失去親友的感覺……
向山本人沒有如此可怕的感受。因為他的行為,為他帶來更甚於痛苦的成就感。那種「完成使命」的滿足感,足以對沖掉所有痛苦。
但是人類編碼記憶的固有機制卻改變了這些。「痛苦」的部分被更加凸顯,而「獲得」的部分卻被淡化。
甚至,「過去的輝煌」與「現在的慘淡」本身,也是一個痛苦的源泉。
就連向山本人,在創造「武道」的時候,性格被還丹酶副作用所軟化時,也同樣被心中積壓的痛苦衝破了心理防線。而且那個時候的痛苦,主要還是超人企業被竊取、一生的事業被否定。
而六龍教的這項技術,恐怕會讓接受者短時間內體驗到向山漫長時光所經歷的痛苦。
向山清掃六龍教支援力量,視覺集中在了那個處於痛苦中的劍士身上。
向山本人的心理防線,是透過漫長歲月中的成功、滿足逐漸建立,並在與痛苦的對抗之中不斷強化。
一次性吞下武祖向山一生的苦痛,卻又缺乏與之對應的成就感,就會變成這個樣子。
從記憶之中獲得的成就感會被淡化,而「過去」與「現在」的對比會成為新的痛苦。
這個可憐的玩意在希望否定自己是向山,依此來獲得心靈上的慰藉。
這個大腦還沒來得及建立一種機制,來對抗來自於記憶的苦痛。
不過……
他的武功毫無疑問。
按照六龍教主向山的理論,人類的人格、能力、知識、經歷都是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的模組。
恐怕這項技術,就是在探索「能力」的模組吧。六龍教想要獲得向山的「能力」。
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向山這個開創者的能力。而「人格」原本就是他們不想要的東西。
現在保留這個人格,恐怕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法完整剝離「人格」與「能力」。技術尚且不成熟。
短時間內攝取大量向山記憶,就是這個結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