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只要大部分白馬義從能衝入東朝津內,解決八千曹軍不難,難就難在須避免城門關上的狀況……”
頓了頓,郭嘉坦然道。
“故而,破城之妙計,無外乎返璞歸真……以力破之。”
“嗯?”趙雲有些沒能反應過來。
若是時間充足,郭嘉自然能從容設計,更為巧妙穩妥地破開東朝津的城門。
可時間緊迫下,郭嘉能想到最有效的辦法,反倒是大多數謀士向來不屑的匹夫之勇。
以東朝津城門處通行的速度可判斷,檢查來回商旅行人相當的謹慎,這也斷絕了短時間內設法混進去大量內應的可能。
相反,有一計那便是……
郭嘉以著最睿智的語氣,說著出最粗暴直白的話語。
“子龍不妨以單騎靠近東朝津城門,以一己之力佔住城門,以供白馬義從入城。”
趙雲聞言,臉上反倒流露出幾分遲疑,問道。
“這當真可行?如此是否有些無謀不智,且就怕吾力有不逮之時,未能阻攔曹軍關閉城門,那可就壞了丞相大計。”
面對趙雲的擔心,郭嘉的信心卻是比趙雲本人都要來得更足。
趙雲的行事作風,向來都是認為人外有人,並不認為呂布就當真是無人能敵,更別說自己了。
因此,趙雲本人若非是被迫無奈,其實是頗為不喜那等單騎衝陣之舉,認為如此絕非大將所為。
而平日裡在茶樓酒樓中跟各種人混久了的郭嘉,拍著胸脯地以混不吝似的語氣道。
“包的,包的,子龍放心去便是了,除非恰好有呂布那般猛人在城門充當小卒,不然就憑些許雜兵還能擊退子龍不成?”
趙雲略有猶豫,確認道。
“再無別計?”
郭嘉也知事關重大,並非是開玩笑的時候,轉而正色解釋道。
“局勢緊迫,須得趕在東朝津有所防備前行動,來不及再施它計,這便已是最恰當的做法,嘉亦相信憑藉子龍之勇,足可為大王與丞相的北伐大業攻破東朝津的大門。”
趙雲滿臉的凝重,同時也思索起其餘或許可行的法子。
最終,趙雲不得不承認時間緊迫下,爭分奪秒才是重中之重,否則東朝津得知了濟南國疑似有漢騎出沒的訊息選擇緊閉城門,那便更麻煩了。
“既然如此,為了北伐大業,為了復興大漢,雲只能全力一試了。”
趙雲正色地道了一句,然後迅速地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將白馬義從交由了副將田豫暫統指揮。
屆時,隨著趙雲衝向東朝津暫且佔住城門後,便由田豫率領一萬二千騎兵緊隨著奇襲衝入東朝津。
餘下的三千騎則是留在城外交由郭嘉指揮,既是為了留一支兵馬在外隨時接應,也是為了保護郭嘉的安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