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即便李基沒有明言,一眾文武也明白了李基的謀劃所在。
於此際北伐,趁其不備是其一,冬季將至更是優勢所在。
有了這等能普及開的保暖棉衣,只要不是大雪紛飛之際,冬季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能夠正常用兵的。
這無疑成了李基自詡能夠速取青州的底氣之一。
如此一來,想要實現先取青州,再滅呂布,最後南北夾擊曹操的戰略無疑具備了實現的條件。
當真能速取青州,那可就能徹底斬斷曹操伸過黃河的手,再無後顧之憂地全力討伐呂布,於戰略上的意義之重,可謂是不言而喻。
而北伐之事,儘管已經被劉備全權交由李基決斷,但李基自然也不可能同時遙控兩個方向的戰事。
因此,李基意在親率大軍北伐青州之餘,抵禦呂布的重任則是由關羽掛帥。
一旦青州面臨大軍壓境,呂布必然也會出兵或馳援青州,又或進攻豫州、荊州等地,以解青州之圍。
其中,呂布千里迢迢馳援青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然會是選擇圍魏救趙,以圖逼迫李基退兵。
待盡吞了青州,李基方才會與關羽合兵一處,攻伐呂布。
而儘管此番能到場參與朝議文武,實則都是劉備相當信任的心腹。
可在李基在朝議上點將完畢,當夜就率領各部將領星夜疾馳奔赴琅琊國,準備發起北伐攻勢之時。
為最大程度避免北伐之事提前洩露,壽春將繼續封禁城門三日,直至李基已率領眾將以及諸多心腹部曲距離琅琊國不遠後,方才解封城門,發榜安民。
也與此同時,劉備親筆寫下的一份檄文送了出去,且在不日發放的最新一期報紙進行登報,廣告萬民。
【興漢二年九月,本報奉漢王府兼丞相府之令,發《興漢北伐討賊檄文》如下:
漢王劉備,告天下萬民。
惟漢歷四百,天命未改;今乾坤崩裂,社稷蒙塵!
有曹、呂二賊,行篡逆之謀,決黃河之水,刺天子於街,血染大漢,人神共憤,立偽政為王,禍亂天下。
備,景帝玄孫,縱織蓆販履,又豈敢忘高皇帝之志,怎敢忘復興漢室之念?
添為漢王,更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今拜丞相李基掛帥,提六州之眾,北伐偽政。
若非備餓死壽春,前線必將糧草不絕;
若非備戰死沙場,軍中必仍有一士卒。
丞相亦言:北伐不成,誓不迴轉。
磋乎!
備與丞相同心北伐之志,敬請萬民鑑之見之。】
PS:前面寫的時候忘了一件重要的事,這裡直接補充在正文以免漏看。
那就是取年號。
由於劉協都作了土,自然就不可能繼續使用之前的年號,為表明正統,理論來說即便只是進位漢王,也應重取年號的。
重取的年號定為“興漢”,且正好興漢元年也與建安元年一樣是在196年,這也方便義父們捋清時間。
興漢二年處於197年。
這一年李基三十,劉備三十六,諸葛亮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