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是李基的惡趣味,而是為了配合蔣幹用間所特意花的心思。
既然蔣幹本就是過來充當間諜的,想要讓間諜以及背後之人相信所竊的機密,那必須要讓蔣幹生出忍辱負重之感,小小的“職場欺凌”不過是其中一環罷了。
蔣幹想要的是將大局逆轉的功績,蔣幹背後之人想必也是需要一位改變局勢的英雄。
可若無相應的苦難磨鍊,又如何能稱得上是英雄?
須給蔣幹設些魔難,設些考驗,設些險阻,令蔣幹費盡心思地排除萬難所得的答案,如此才能讓蔣幹以及其身後之人深信這就是他們需要的內容。
不過就算要特意為難一下蔣幹,李基也不能親自出面,免得驚走了蔣幹,或是讓蔣幹生疑。
顧維是一個選擇,一個高位者左右的書童,在世人固有的印象下與一些宦官何異?
睚眥必報下,顧維會屢屢為難蔣幹,再正常不過了。
且,這還是蔣幹率先得罪的顧維,這就讓顧維對於蔣幹的為難顯得更像是合理的報復了。
而顧維也是漸漸地明白了過來,意識到自己這算是奉詔報復,但令顧維有些好奇的卻是……
“丞相莫非特意讓我留下,乃是早有預料那蔣幹就是細作且會出言不遜?”
對此,李基笑而不語,也不好說出在聽聞蔣幹之名時,便已然生疑。
在與蔣幹交談一番後,李基對於蔣幹的細作身份更是斷定了大半。
不是蔣幹的能力不足,屬實是在另一張模擬捲上印著答案,這題目原封不動地搬了過來考試,誰不會照抄呢?
或許就連蔣幹本人,都不敢相信如此就直接暴露了身份。
畢竟,自劉備稱王后,在大漢的威望名聲無疑是再上一層樓,這段時間南下投劉者,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冀州兗州司隸等地方的世家子。
無他,分開押注是絕大多數世家豪強們的生存之道。
如今北方的世家豪強對“攤丁入畝”恨之入骨,全力支援著曹操呂布之流不假,但也知劉備已漸有重振大漢的聲勢,自然也會同時派出家中優秀的子嗣南下投劉,以保後路。
相比之下,蔣幹在這興起的投劉浪潮中並不扎眼,甚至在能力與出身上,蔣幹與其餘世家子相比還有著極大的優勢。
且派遣蔣幹用間,也已經是相當大的手筆了。
以蔣幹之才,用間也多少有些可惜了。
畢竟,當世比蔣幹更厲害的謀士不是沒有,但就如劉備就算發心瘋,也不可能把李基派出去當細作是同樣的道理。
不管在蔣幹背後的人是曹操還是呂布,也捨不得將真正的心腹謀士派去用間。
名士往往也是極度愛惜名聲,輕易不願損傷羽毛,如蔣幹這般已是罕有,輕易沒有名士願意如此為之。
而在劉關張對蔣幹一應的計劃商討了大概的雛形後,在不斷飄落的細雪中,眾人也漸漸酒足飯飽後。
劉備揮手屏退了包括顧維在內的所有閒雜人等,然後開口問道。
“子坤,出兵良機在明年,亦或是後年?”
“大王可是已心急?”李基笑問。
“天下一日不定,備便一日不曾安寢。”劉備沉聲地回答著。
進位稱王,並沒有讓劉備迷失在權力之中,反倒是劉備日益感到責任重大,心繫於早日平定亂世。
關羽附和著開口道。“大哥所言極是,為大漢故,亦早日起兵北伐,還萬民一個乾坤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