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百姓中識字者寥寥,但無疑將會是個極大的隱患。
“是,主公。”
戲志才領命。
不過縱使杜絕了報紙傳入治下,但曹操也清楚影響不了雙方的大局。
劉備有子坤治國,如此日益壯大,何須多少時間便能如昔日強秦出關那般有橫掃天下的能力。
屆時,縱使如呂布聯合,怕也是隻能抵擋一時。
這讓曹操甚至生出了即刻就出兵進攻,不惜兩敗俱傷,也要阻止劉備不斷積攢國力的念頭。
可曹操明白劉備還沒有準備好,自己更是遠遠沒有準備好。
為了尋求一破局之策,曹操當即急召了麾下一眾謀臣進行商議。
如此商議了許久,可行的方向無非僅有一條,那便是設法從內部進行瓦解,離間劉備與李基。
身兼丞相都督二職,手握軍政大權的李基無疑具備了成為權臣的一切先決條件,差的只是一些猜忌的種子。
只要劉備與李基間生出猜疑,足以讓這一方霸主迅速從內部瓦解坍塌。
……
李基自然還不知發生在魏國內的商討結果,但國與國之間的爾虞我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罷了。
如今的劉備拿著一份文書滿是苦笑地站在李基的面前,有種無計可施了,讓李基設法拉一把的窘迫感。
接過文書的李基開啟掃了一眼下來,當即明白了劉備的為難之處。
這一份文書來自於鎮守荊州的驃騎將軍關羽,信中內容以數言概括,那便是:
大哥給關某加官進爵,關某自當以命報之。
然後,先是表明對於張飛、趙雲並列上將,沒有異議。
以李基的資歷才能受丞相兼都督之職,總覽軍政大權,關某也甚是支援,定多聽丞相教誨。
但讓黃忠這麼一個老匹夫,孫策這麼一個後輩與關某並列為“五虎將”,關某很不滿意。
於劉備而言,關羽那並非是君臣,而是兄弟。
這兄弟的訴苦與埋怨,劉備反倒是不知怎麼處理了。
即便是問計於糜竺、徐庶,其不知雙方情誼之重,多是建議以君臣大義壓之,這自然是不能讓劉備滿意。
以至於劉備苦思一晚後,乾脆就跑來找李基求救來了。
“雲長性子傲,兼之漢升的資歷功績終究是低了點,伯符的年紀威望也確是有所不足……”
劉備有些無奈地開口說著。
可加封抬高黃忠與孫策,卻是劉備不得不做的決定。
關張趙皆是劉備嫡系中的嫡系,在黃巾之亂便追隨著一路南征北戰了,俱佔了軍中高位。
若是軍中高層完全沒有其餘出身的將領,這無疑是會大大打擊非嫡系將領的積極性,甚至會產生劉備用人唯親的非議。
其中,黃忠是荊州降將,孫策則是世家出身,隱隱代表的是兩個不同的派系。
論功勞,黃忠自歸降後也是屢立大功,孫策更是打小就追隨著李基的左右南征北戰,這一筆筆功勞都被劉備給記著。
孫策黃忠分別晉升為前將軍、後將軍,功勞無疑是足夠的。
但共列為“五虎上將”,確是有幾分抬高孫策黃忠,以激勵非嫡系將領的政治目的。
而李基略微思索後,笑道。
“此事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