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祖宗先例在此,若有人言不合禮制,大可前來與備細說就是了。”
好一個有祖宗先例……
這個理由實在是再萬能不過了,讓李基都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只能是暫且答應了下來。
不過,李基在與劉備進一步敲定了一系列祭天封王之事,下值返回府邸陪著妻女用膳後,一個人卻是在庭院中來回踱步,陷入著深思。
在海外大開封異姓王的口子一開,大肆在一應肥沃之地中設下諸侯王,這一想法激進與否尚且不提,利弊卻是相當的明顯。
遙想炎黃二帝以及夏商周時期,疆域如何能與今日之大漢相比。
尤其是在西周分封諸侯王后,諸侯王瘋狂向外開拓疆域,這乃是華夏疆域面積產生劇變的一大時期。
秦漢兩朝,也不過是在周朝所開拓的疆域下所建立的帝國罷了。
大一統,自然有大一統的好處。
可分封制的對外開拓積極性,無疑是遠超大一統王朝的。
一眾諸侯王為了利益,也遵循著骨子裡對土地的追求,將會不斷地開拓土地。
因此開啟這個口子,只需度過大漢需要在背後全力支援的初期,成功在海外立足的諸侯王無疑會給友邦們帶來一些小小的強漢震撼。
屆時,李基原本所設想的海上絲綢之路必然也會隨之成功,就是這條道路上的是友邦還是大漢的諸侯王就不太好說了。
大陸對岸的那些友邦們由於文化思維不同,只會選擇殖民,只會選擇掠奪。
但漢家文化體系下的諸侯王,可不會做得如此的粗糙,更不會想著撈一筆就走。
如此無疑會給時代帶來劇變,也會給大漢帶來極其深遠且未知的影響。
以好的說,那便是漢家文化在這個時代所向披靡,開始根治在每個角落。
以壞的說,那便說不準有朝一日會有漢家文化體系下的諸侯王效仿昔日大秦,選擇一統五洋七洲反攻中原。
要嘗試推開這扇大門嗎?
李基的拇指不自覺地摩挲著扇骨,遲遲猶豫不決。
畢竟,李基很清楚這一決定不僅僅會影響整個大漢數以千萬的百姓命運,更是會給當世友邦們也帶來深遠的影響。
“啪!”
扇子重重地敲在了手心處,李基心中已有了決定。
“來人,去把劉寶喊來。”
隨著李基的一聲令下,命令迅速傳遞了下來。
原本已經在家中歇息的劉寶連忙整理衣冠,匆匆地趕到了國士侯府。
在被一盞盞油燈照得通明的議事廳中,劉寶恭敬地向著李基行禮。
“拜見侯爺。”
“劉寶,且過來說話。”
李基指著自己面前的位置,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