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袁軍看似氣勢如虹,士氣高漲,佔盡了優勢。
可公孫瓚掃了一眼,發現袁軍數量實則也不過是五萬之數。
在兵力上,袁軍完全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更重要的是,這可是平原地形,只要騎兵能稍稍緩過氣來,莫說是六萬騎兵,就算是一兩萬騎兵都足以慢慢將這些步卒給風箏至死。
尋常平原地形中,來去如風的幽州騎兵根本就不懼弓兵箭雨。
“差點讓袁狗給唬住了!”
公孫瓚憤怒地開口道了一句。“不退!某今日定要生擒活捉袁本初,讓其嚐嚐耍這等小聰明的苦果!”
“白馬何在?!”
公孫瓚高呼一聲。
而在如今清河南岸中爆發的亂戰中,藉由界橋通行的白馬義從已有超過五千之數迅速透過,紛紛高聲回應著公孫瓚。
“願隨主公征戰!”
與陷於河床大亂的幽州騎兵不同。
作為當世有數的強兵,白馬義從即便在遭遇如此埋伏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相當高昂計程車氣。
“義之所至!”公孫瓚呼。
“生死相隨!!”
“蒼天可鑑!”公孫瓚再呼。
“白馬為證!!!”
五千白馬義從齊應答,士氣之高昂似乎完全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甚至就連原本陷在河床內一時混亂的幽州騎兵士氣都為之一震。
白馬義從,不僅是當世有數強兵,更是已經成為無數幽州騎兵心中支柱所在。
白馬尚在,何謂之敗?
而公孫瓚手中馬槊朝著袁紹的方向一指,目光銳利如刀。
即便袁軍的埋伏早有準備,但倉促之間袁軍的軍陣不免也顯得比平常要鬆散不知道多少。
袁紹與白馬義從所在的位置,更是稱不上遠。
而袁軍已無大纛,士氣盡維繫於袁紹一人身上。
這也便是袁紹為何要穿著如此顯眼矚目的黃金甲冑的原因所在,為的便是教袁軍能清楚看到他袁紹尚屹立在戰場之中。
因此,只要擊退或擊殺袁紹,袁軍士氣也將會在頃刻間大潰。
這在公孫瓚看來,無疑頃刻間可以反敗為勝的機會所在。
或許世人皆認為幽州騎兵不善衝陣,但那又與我白馬義從何干?
經由趙雲的驗證,公孫瓚早就意識到白馬義從也絕非是沒有衝陣能力的,甚至白馬義從的衝陣能力絕對不遜色於西涼鐵騎。
當年,趙雲能夠率領白馬義從三進三出烏桓大軍,我公孫瓚今日又何嘗不可馬蹄袁軍?
‘袁軍陣型已亂,破之,有很難?!’
念及趙雲那個後輩率領白馬義從打出的誇張戰績,讓公孫瓚此刻也不禁膽氣橫生,高呼道。
“白馬,隨我破陣斬將!”
下一刻,公孫瓚一馬當先在前,朝著袁紹的方向疾馳而去。
在其身後,五千白馬義從自發組成鋒矢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