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八百個心眼 (第1/2頁)

推薦閱讀:

周瑜知道李基是當世首屈一指的智者。

可正因為如此,周瑜料定以著李基之智沒有理由會拒絕自己。

一開始,周瑜還當真以為孫策盡得了李基真傳,其智略不在自己之下,所以在孫策面前不僅事事謹慎,還甘心奉之為兄。

只是這種誤會或許能夠持續一時,但周瑜與孫策多相處了幾日後,雙方智商上所存在的巨大溝壑,很快就讓周瑜意識到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當然,儘管周瑜完全探清了孫策的底,但也是深深地被孫策的豪邁英氣所折服,讓周瑜倒也不至於後悔與孫策結義。

只是孫策身為國士弟子,擅兵擅勇,卻惟獨不擅謀,不可謂不怪異。

這一點,讓周瑜不禁為之猜測了許多,且在多次旁敲側擊對孫策的人際關係與家族背景打聽後,得出了一個唯一合理的結論。

李基當初之所以收孫策為徒,為的僅僅是安撫吳郡世家,為的僅僅是替劉備拉攏孫堅,所為的一切都是基於政治上的利益。

所以孫策明明拜於李基門下多年,智商也是正常的情況,才會學不到半點智計。

這讓周瑜頓生危機感,意識到孫策身為李基弟子,可孫策在李基眼中恐怕僅僅只是一顆棋子,在劉備集團之中的地位完全稱不上牢固。

隨著討吳盟軍的敗亡以及孫堅的身亡,周瑜更是感覺到孫策在李基眼中價值,恐怕已經所剩不多了。

因此,不管是為了這個義兄的未來著想,還是為了能有機會一展才華,周瑜便向孫策獻上了征討荊南四郡為孫堅報仇的戰略。

且在周瑜看來,這無疑是眼下最好的時機。

趁著李基尚未完全壓服控制揚州世家,趁著孫堅身亡未久還需要顧及些許顏面與情誼,趁著李基當下也需要一個削弱荊州的方略之際……

綜合種種因素,李基沒有理由會拒絕孫策的借兵請求才對。

以利弊而論,此計對揚州、對劉備、對李基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而對於孫策來說,只要能借兵前往荊南四郡,那便是龍歸大海,大有可為。

至於李基會不會覺得孫策此去將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繼而心生忌憚不願借兵,周瑜認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李基眼中,孫策擅兵勇且不通智謀,且對於孫策重情重義的性格相當瞭解,定然不會過分警惕。

且周瑜自身的名聲不顯,即便周瑜自恃有運籌帷幄之才,可卻不為外人所知,甚至未曾展露過丁點,更不可能被李基所警惕。

其他聚攏於孫策麾下的家將,黃蓋、祖茂、韓當之類,或可為前驅先鋒,卻不可能會被李基這等人物真正放在眼裡。

因此,周瑜自信李基大體便是會試探一番,然後假惺惺地說些拉攏之言,最終必然會滿心歡喜地將孫策當成棋子一般落在荊南四郡之中。

起碼,易地而處,以著理智來判斷,周瑜也是不會拒絕孫策的提議。

這數息之間,或許屋內僅僅只有三人,卻可謂是有著八百個心眼子在不斷閃爍。

李基四百個,周瑜三百九十九個,孫策僅有一個……

或許周瑜所考慮的甚多,但孫策卻是真的來告家長求安慰求認可的。

而經過了一番有心算無心的試探下,李基則是將孫策與周瑜的想法都已經洞悉得八九不離十。

數息後,李基一副溫和從容的模樣,開口道。

最新小說: 我在大秦有塊地 大唐之最強酒樓 東漢小霸王 三國潘鳳:開局滿級武力值 我老婆是書香閨秀 苟在漢末 九荒紀 開局幫未婚妻復國,我成了大反派 大明萬吏 極品侯爺 抗戰之重整河山 我爹是千古詞帝 三國之阿瞞自傳 超神學院葛彥雄兵連 怪物狩記 人在三國也修真 花與劍與法蘭西 戰爭遊戲開發商 三國之興漢封神 大秦:開局加入間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