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藥要從草藥的全貌,然後再細緻的觀察根莖葉花果及種子的各部形態,大家平時都是在書本里以及老師拿來的標本里認識,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就不那麼容易,畢竟標本不是鮮活的。
何思為對草藥熟悉,所以成了大家的小老師,比如王東發現了香薷,不敢認,喊何思為過去。
何思為過去教王東怎麼辨別,“先聞了它的特殊香氣,再觀察她的葉對生,莖四稜,花唇形偏於一側著生這些形態特點,就可以確定是香薷。”
何思為掃了一眼,又從雜草叢中摘下一株花,“你看白薇的形態特點是莖直立,葉對生,全株有毛,花冠五裂。”
王東豎起大拇指,“思為,我覺得學中醫背這些太難了,特別是辨別中草藥想像你這樣得幾十年吧?”
何思為笑了,“這個倒不用,只是要多進山多觀察,很容易就記住了。而且香薷在農村村前村後都很常見,與藿香也很像,它們的葖果都象蛤蜊瓢狀,而莖葉折斷後冒白漿的蘿藦、白首烏、徐長卿等等都有這個特點,所以要經過多次反覆的實踐,隨著認識範圍的擴大,就能找到他們之間相互的關係和具有的規律。”
王東聽的連連點頭,這些東西上課老師講過,但是他要翻書才能總結出來,何思為卻是張嘴就來。
兩人在這說話,將陳楚天他們三個也吸引過來。
何思為說,“像森林這種地方,常見的有核桃楸、黃柏、花曲柳等,樹下有細辛、升麻、平貝母、木賊等。這些老師都教過,我就不細說了,你們可以看看筆記,然後自己去尋找,這樣也能加深印象。”
陳楚天說,“我記得老師說過,蛔蒿只有在花蕾時,驅蟲效力最好,花一開放幾乎沒有效果了。”
何思為說,“對啊,採草藥也要分什麼季節採什麼樣的草藥。”
這邊山上常見的草藥很多,多是止咳化痰,潤肺散結的,像平貝母在這裡就很多,藥用鱗莖,初夏採挖,去鬚根,曬乾或者烘乾備用,還有關白附去風的,天南星也是化痰去風的,或許是北方冬天天氣寒的原因,這類的草藥很多。
何思為記著段春榮昨晚告訴她的話,草藥採的並不多,而是每樣採完之後直接處理,同時也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結果邢玉山走到她身邊她也沒發現。
“思為,看你好像有心事?”
何思為嚇了一跳,她拍著胸口,“在老林子裡總擔心會有什麼野生動物過來,心裡不踏實。”
邢玉山看她一眼,然後笑著說,“這可不像你。”
他們又不是第一次來了,這樣的理由顯然邢玉山並不相信。
何思為說,“年紀大了吧?”
邢玉山見她不肯說,也不讓她為難,“不管怎麼樣,有事你就吱聲,別自己扛著。”
說到這裡,他突然說,“王建國走了,這事你知道吧?他離開之前還讓段春榮邀請我們出去,大家一起吃了飯。”
何思為微愣,“什麼時候的事,怎麼沒叫上我?”
“你們不是早就告別完了嗎?還叫你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