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在湖南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巡撫大人生死未卜,大家肯定要考慮後路。
部分沒有後顧之憂的地方官已經掛印離開了。
例如,祖籍廣東的乾州廳同知,就很乾脆地遁了,回老家做做生意喝喝茶,不摻和這一攤渾水了。
“蠻煙瘴雨溪州路,溪畔桃李花如霧”~
乾州,就是吉首。
……
趙莊文每天連軸轉,做的勾當膽大包天。
他也沒忘了打聽外面的訊息。
知道吳軍在忙著南下佔據湘東、湘中,估計等吳軍佔據了平原,就會調頭來取湘西了。
按照這段時候他對吳軍的瞭解。
吳軍擅舟師,重後勤,一定不會放棄利用沅江通道。
所以,
沅陵縣就是吳軍進攻的必經之路。
他捫心自問:
“守得住嗎?”
答案很清楚:守不住!
……
吳軍火力強、配合好、後勤足,給趙莊文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逃亡路上,
他琢磨了很久,覺得從現實出發他應該進山遊擊。
游擊戰歷史悠久,初次實踐是吳王闔閭接受了伍子胥建議,在大舉攻打楚國之前,遊擊楚國邊境數年~
而這一概念的正式落地,是在漢高祖劉邦時期,新設遊擊將軍。
遊是走,擊是打。
從字面理解,就是遊動攻擊。
……
趙莊文心想,
百萬牲口對十萬天兵,是帝國的決策者才能玩的戰術。
自己區區一知縣,沒有資格考慮這種宏大的戰略戰術。
最適合的就是遊擊。
而遊擊,離不開2點。
一,土壤。
二,合格計程車兵。
土壤:包含地理、地形、民心、氣候。
合格計程車兵:是指熟悉山區、未曾沾染綠營風氣的淳樸士兵。
……
逃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