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端著金制的酒樽,看著坐在左下手第一個位置的一名青年。
青年身材魁梧,面帶英武之色,穿著一套銀色盔甲,身後是一條白色披風。
高聳的鼻樑以及濃稠的眉毛使得其五官看起來十分立體。
眉宇之間的三分孤傲之氣在青年的身上增添了幾分青年得意。
“此次征討鮮卑,伯圭當屬首功,本官自當上奏朝廷,為伯圭請命加封。”劉虞笑著衝著青年說道。
聞言的公孫瓚臉上帶著得意之色的站起身來衝著劉虞拱手道謝:“多謝大人,末將自當勤勉。”
劉虞壓了壓手,示意公孫瓚落座。
正當慶功宴進行的正濃之時。
議政廳外忽然響起陣陣急匆匆的腳步聲音。
一名身著灰白色長袍,身高七尺左右的青年幾步的走了進來。
手裡還拿著一摞白紙。
“父親......”
青年剛一走進議政廳就衝著主位上的劉虞拱手行禮呼喚。
但坐在主位上的劉虞卻皺了皺眉道:“何事如此慌張,不是和你說過了嗎,公事之上要稱呼官職。”
劉虞之子劉和立馬改變了稱呼道:“州牧大人。”
“什麼事?”劉虞這才開口問道。
劉和將手中的白紙上呈說道:“父親,剛剛有十幾輛馬車在城中疾馳灑落下了這些.....這些......”
一時之間,面色為難的劉和也不知道該稱呼白紙上所寫的內容。
劉虞看著支支吾吾的劉和,皺眉說道:“處事不驚,遇事不亂,連這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嗎,拿上來。”
劉虞自然是看出來了劉和是要將手中的東西上呈。
劉和快走兩步,在公孫瓚還有一干人等的目光注視之下,將白紙放在了劉虞的面前。
劉虞低頭朝著寫滿了字的白紙上看去。
然而。
就當劉虞看了一眼上面的內容之後,立馬就將剛剛教導劉和處事不驚的話忘了一個一乾二淨,整個人都驚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這......”
“這......”
護鮮卑校尉公孫瓚,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廣陽郡太守劉正,以及劉虞麾下的所有屬官都將目光看向劉虞,好奇劉虞手裡拿著的白紙上究竟寫著什麼。
“這......”
“難不成要天下大亂了嗎!”劉虞震驚的喃喃自語。
“大人,究竟發生了何事?”
公孫瓚看著劉虞。
但距離的還遠,公孫瓚看不清白紙上的內容,只能嘗試的問道。
劉虞看了一眼公孫瓚,又看了看廳內的眾多官員。
這種事情不可能瞞得住的。
劉和剛剛也說了,有十幾輛馬車在城中散播,就算現在不說,待會他們也會知道。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劉虞將白紙遞給了劉和,然後衝著劉和點了點頭。
手中捧著一沓白紙的劉和彷彿抱著一個百斤磨盤一樣腳步沉重,隨後一人一張的講白紙發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