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方要等待後面的五萬南境大軍,黃祁淵也有時間等待朝廷調集而來的普通軍隊,其中包括正在路上的五萬禁軍!
普通戰士組成的大軍,在術法的加持下,配合各種火藥武器,同樣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否則大皇子等人也沒必要帶著五萬多名南境大軍北上。
只不過即便只對比普通軍隊,正在路上的五萬禁軍也比南境大軍的裝備更好,訓練更充足、士氣更高。
所以無論是高階戰力、中低階戰力、還是普通軍隊,平叛大軍都全面佔據上風!
正如黃祁淵所說,天時地利人和都在這邊。
唯一可慮的,只有那名尚不知身份的武聖。
7月22日。
天藍鐵騎抵達大同府的第二天,據守在西光省的叛軍先鋒部隊動了。
從西光省城出發,一路向北,進入白沙省。
看起來,大皇子和厲王似乎不打算等待後面的南境大軍,而是要以手中全部的精銳力量直接進行決戰!
得到情報後,黃祁淵當即下令全軍出擊:
一萬兩千名天藍鐵騎,一眾強者。
還有三百多名道基期武者和近百名附體期**師,其餘武者和術士加起來四千多人。
此外還有從七省各地調集而來兩萬八千多名城衛軍,攜帶槍械,大炮一起隨軍出發。
大軍總計四萬五千多人,浩浩蕩蕩地南下。
7月24日。
平叛大軍陸續抵達豐省與白沙省的交界處,古浪山脈附近。
此地有一片廣袤的平原,名為白豐。
這就是黃祁淵事先選定的戰場。
在各方面力量對比都優於敵人的情況下,他要做的就是臨之以堂堂之師,正面擊潰敵人!
故而他要選擇一處最適合正面對決,沒有太多戰術變化餘地的戰場。
因為有古浪山脈遮擋,所以白豐平原是叛軍北上的必經之地。
通往豐省的鐵路和公路也都要穿過這處平原。
如果叛軍選擇繞路,會耽誤更多的時間,給朝廷更多的時間從各地匯聚更多的力量前去圍剿。
當其先鋒部隊出了西光省繼續北上,就說明對方必然要往豐省來。
所以白豐平原必然會成為最終的決戰之地。
7月26日。
叛軍先鋒部隊一路不攻城,不佔地、不勸降,一直保持高速,橫穿了整個白沙省。
當晚,叛軍先鋒部隊在距離白沙平原直線距離不到兩百公里的地方駐紮。
以其行進速度,次日必然能抵達白沙平原。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