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白彥派出道基期武者作為斥候,要最快速度確定博爾忽親衛軍的方位。
三個多小時後,陸續有道基期武者返回來彙報情況。
其中有人帶回了白彥想要的情報:
“在一座山上紮營?”
白彥聞言並不意外,似乎早有預料。
他率領殺蠻軍深入蠻荒這七天,幾乎每一步都在他的預料之中,趕路,休息、補水、勘察地形、繞路、翻山越嶺.他精準把控住所有的細節和大部分人的體能情況,從而將殺蠻軍的速度推動到一個極致!
而且殺蠻軍還完美繞開了所有的敵人,沒有一場遭遇戰。
這樣的用兵能力,已經堪稱一代名將!
白彥在一張地圖上標記出博爾忽親衛軍固守的那座山峰,靜靜地思考了片刻,然後召集所有高層開會。
“博爾忽還有他的親衛軍,距離我們只剩下大概十一里的直線距離。”
白彥開門見山,指著身前的地圖:
“根據我的推測,火麟族,炎心族和青燁族這三族聯軍的先鋒部隊,最遲明晚應該就能抵達這片區域。所以現在博爾忽選擇在此地固守,賭我們必然會去主動進攻。”
三言兩語,現在的情況就清晰地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李飛雖然不怎麼‘知兵’,但也看懂了雙方主將的這場心理博弈:
白彥能夠預測出博爾忽和其親衛軍的大致行軍路線,博爾忽這位北蠻王同樣不差。
對方雖然不知道殺蠻軍會從哪個方位進入蠻荒,但能反向推測出殺蠻軍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位置。
所以博爾忽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突然停下來找地方固守。
因為對方篤定殺蠻軍距離自己已經不遠了!
這個時候突然固守,博爾忽留給殺蠻軍的選擇也只有兩個:
要麼,放棄這次斬首行動,坐等博爾忽和大部隊匯合。
那樣一來,博爾忽這次對夢獅族的救援,大機率會失敗。
要麼,就直接殺過去,攻下那座山峰,斬下北蠻王的首級!
選擇前者,幾乎是零風險,而且殺蠻軍成功逼停博爾忽和其親衛軍,使其延遲至少兩天抵達前線。
將來北境大軍成功滅掉夢獅族,殺蠻軍同樣有一份軍功。
若是選擇後者,自然不必多說。
風險和功勞並存!
“我不知道諸位是怎麼想的,但本帥已經有了決斷。”
白彥平靜地掃過在場所有人,一字一句道:
“已經到了這裡,北蠻王的人頭,本帥要定了!”
歷經艱難,率軍至此,北蠻王幾乎可以說近在咫尺。
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哪個主帥能忍得住誘惑,選擇就這樣退走。
“我等本就是來殺北蠻王的,現在距離成功只差一步,豈能放棄?”
身為監軍,李飛第二個表態。
他這次來北境,本就是為了幫大藍朝增加國運,從而為自己爭取到用國運百分之百成功煉化神通種子的機會。
除此之外,唯有獲取足夠的軍功,他才能在和盧家還有許競的博弈中取得上風。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放棄斬殺北蠻王的機會。
再說了,這麼多人,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本就是為了來斬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