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不如就重審此案,可安兩位國之天驕之心,也可安大同府一眾臣子之心。”
大皇子聞言也忍不住了:
“父皇,兒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首輔與中樞內閣正式決議的案情,豈能在沒有任何實證的情況下推翻重審?這要如何安豐省諸多臣子之心?如何安內閣諸位大臣之心?”
他話音落下,立刻就有別的內閣大臣站出來支援。
這些內閣大臣,有的是大皇子的人,有的則是‘蒼林盧家’的人。
皇帝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眾人發言。
片刻後,剛剛出列的止戈閣閣員段啟突然大聲喊道:
“陛下,微臣有一言!”
“說。”
皇帝抬了抬眼睛。
段啟道:“這兩位天驕都說不要封賞,願用這封賞換重審案件的機會,臣以為此事從根本上就說不通,縱然兩位都是青史第一,可他們於國何功?在未立寸功的情況下以功相求,這未免難以服人心!”
太子嘴唇微動,最終沒有開口。
這功勞最開始是屬於他的,只是他已經說了這是自己的‘分內之事’,然後順勢換成替兩位天驕討賞。
可現在事情演變成這樣,他若是再跳出來說這是我的功勞,我想用這功勞換點什麼。
這就變成了挾功邀賞,性質就不一樣了。
太子瞭解皇帝,他知道這是對方最不喜歡的事!
這位皇帝對臣子寬厚,但對自己的子女向來嚴厲。
若是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朕給你,你才能拿。朕沒給,你不能搶’!
“除此之外,李飛覺得當初豐省調查組查出來的結果有誤,他不信,也不服中樞內閣的最終判定。那請問即便案件重審,換成別人來查,若是最後查出同樣的結果,他就會信服嗎?”
段啟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如果案件重審,最後查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李飛會信服嗎?
想來還是不會的。
這豈不是說這案子必須按照李飛想要的結果來呈現,才能讓他信服?
這話甚至比大皇子之前說的話還要誅心!
看了一眼沉默的太子,皇帝看向段啟:
“那你有何建議?”
段啟顯然早有腹稿,不假思索道:
“微臣以為,若真的要用功勞換點什麼,至少也該先有功才行!而若是想要讓李飛徹底信服,恐怕還得要讓他親自參與查案的全過程才行。
既然如此,微臣倒是有個建議。前不久大羅宗丟失了給陛下準備的延壽丹,不如讓李飛先著手調查此案。一來,他若真能為陛下找回丹藥,自然當賞,可用這功勞換取親自調查上官筱一案的資格。
二來,這丹藥失蹤的案子已經困擾止戈閣諸位同僚多日,若李飛能查明白這個案子,也證明了他的能力,再讓他去查上官筱一案,大家都會信服。”
聽完這個建議,在場不少大臣都吸了口涼氣,暗自感慨段啟好狠辣的手段!
大羅宗丹藥失蹤一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負責此案的止戈閣卻始終沒有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