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首攻,借秦嶽掩護生攆保羅突至爵士禁區的戴維斯,便迎著奧庫完成了一記單手劈扣。
長達兩個月的休養,固然讓戴維斯把他的身體狀態重新調整至了最佳。
但讓這位“吹牛大王”開啟暴走模式的主要原因
還是邁克馬龍在明星週末後對勇士首發陣容進行的調整,以及戴維斯逐漸吃透了對方的戰術理念。
與上賽季勇士需要戴維斯透過控制自身出手慾望,安心輔佐秦嶽,並與其聯手在球場上發動進攻不同。
在馬龍的戰術體系下,勇士反而需要戴維斯增加自身進攻慾望。
尤其是在秦嶽正式晉升為持球大核之後.
無論是阿泰斯特還是戴維斯,他們都能在場上獲得大量的“簡單球”機會。
常規賽開始之初,一度以為馬龍要剝奪自己持球單打權利的阿泰斯特,為什麼隨著賽季深入反而不哭不鬧了?
因為削減低效的持球進攻,從來不等於不需要持球進攻。
球場上,一旦秦嶽開啟司令塔模式,他怎可能不需要隊友來代替他進行衝殺?
受傷之前,曾向隊友與教練誇下海口,自己只要一週時間便能領悟馬龍戰術精髓的戴維斯,直到在養傷期間,才真正搞明白了邁克馬龍的戰術邏輯。
簡單來說就是.
假如戴維斯還按照上賽季的思維定式來進行比賽.
那被大幅削減了低效持球進攻的他,不僅得長期遊弋在外圍,利用他那整個職業生涯都算不上穩定的三分去給隊友提供支援。
並且,由於馬龍的戰術大多是由內線球員在高位發起,或側翼隊員在兩側透過掩護髮動
因此,你完全可以理解為,受傷之前的戴維斯已然在勇士的諸多進攻回合裡淪為了一名看客。
其實早在去年十二月,戴維斯便把狀態調整了過來。
否則縱使他的隊友是秦嶽.
他也很難在全明星投票環節與納什展開那場白熱化的競爭。
只不過,直到這次受傷,戴維斯才深刻體會到馬龍究竟希望他扮演怎樣的角色。
而明星週末過後.
將特洛伊墨菲提上先發,並親手終結了勇士該用布朗還是比德林斯來擔任先發中鋒懸念的邁克馬龍
更是透過他的瘋狂,給戴維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揮空間。
二月初,彼時剛剛傷愈歸來,在場上與秦嶽配合默契的墨菲令馬龍頓時便在內心產生了一個無比大膽的念頭。
這個念頭不斷誘惑著馬龍,並使其在明星週末過後將它正式付諸為了行動。
墨菲的弱點是他的防守不假。
但對於經常會在比賽裡使用聯防,有秦嶽負責掃蕩的勇士而言
只要墨菲能在必要回合透過犯規來打斷對手的進攻勢頭,勇士哪有那麼懼怕其他球隊來攻擊墨菲這個防守軟肋?
球場上,爵士的進攻回合。
先是在高位死纏奧庫,接著又退回籃下為秦嶽卡位,並幫助對方摘下後場籃板的墨菲,就完美扮演了藍領工具人的角色。
而場邊,看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墨菲,在這一刻,布朗和比德林斯的心情儼然只能用無比複雜來形容。
回過來,輪到勇士的進攻回合。
可以站高位接球幫助球隊過渡的墨菲,成功解放了秦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