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休斯頓火箭以當時令人震驚的場均22次三分出手①射落總冠軍後,人們才漸漸意識到,三分球是可以作為制勝法寶去幫助一支球隊取勝的關鍵技能。
(①94/95賽季季後賽,火箭全隊場均22次三分出手,命中率39.1%)
要知道,相比那個咆哮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的NBA,可是正值鐵血籃球當道的NBA。
毫無疑問,正是當年那支“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的休斯頓火箭,引領了三分球的第一波潮流。
而21世紀初,隨著NBA引進聯防,為了打破各支球隊那無比折磨人的鐵桶陣,目前的NBA也到了需要改革更化的年代。
既然勇士已經用更多的三分出手證明了三分球正是破解鐵桶陣的關鍵,那各支球隊自然會積極跟進。
但,戰術跟進了.
現在的NBA卻出現了另一個問題:
優質射手太少。
自由球員市場上,能在當前對抗級別下投出高命中率的三分投手早已被各支球隊一搶而空。
這種供不應求充分證明了,現如今的NBA有多需要優質射手。
本賽季的勇士就是最佳案例。
作為06/07賽季唯一一支場均三分出手超過二十五次,卻能在總戰績排行榜上,位列聯盟前五的球隊.
因為勇士隊內有著一群符合標準的投手,所以在破解鐵桶陣時,他們自然可以進行數量更多的三分球嘗試。
雖然秦嶽承認,他們翻盤馬刺的那場比賽帶有一定運氣成分。
但這樣的運氣,也與勇士的三分球比其他球隊更有把握有關。
不過,在當前NBA允許的對抗級別下
勇士也不可能每個夜晚都去賭命。
秦嶽很清楚,即便是在後世的小球時代,只要NBA允許使用更加激進的防守策略,那除非人人都是斯蒂芬庫裡,否則各支球隊的場均三分出手次數一定會下降到三十次左右。
至於庫裡本人能否適應如此激進的防守策略?
秦嶽相信,也許庫裡某些夜晚的三分命中率會因防守強度而下降,但既然有雷吉米勒珠玉在前,那庫裡勢必也會尋找到對抗高強度防守的辦法。
畢竟,真正影響時代變革的從來都不是戰術,而是人。
2月1日,迎來墨菲復出的勇士,就在客場用菲爾傑克遜引以為傲的三角進攻,轟垮了內線有德懷特霍華德坐鎮的奧蘭多魔術。
作為今年東部的全明星先發中鋒,霍華德的防守面積以及他的掃蕩能力已經初露崢嶸。
因此,為了在與魔術的這場比賽中更好的建立起內外線聯絡,邁克馬龍決定先從魔術的禁區入手。
賽前,馬龍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把霍華德打得不敢出來,那勇士在外線肯定能因此獲得更多機會。
但隨著比賽開始,馬龍卻是很快便發現了他的想法究竟有多天真。
球場上,勇士的進攻回合。
在又一次於背打中透過節奏騙掉霍華德的重心後,只見秦嶽旋即轉身,並輕鬆切入籃下為勇士再添兩分。
比賽裡,面對勇士的三角進攻,魔術主教練布萊恩希爾甚至就沒想過要包夾秦嶽。
因為在他眼裡,霍華德的低位防守是值得信賴的,魔術根本沒必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去圍剿秦嶽。
然後
霍華德就被秦嶽教做人了。
由於霍華德的下盤不夠穩,力量基本都集中上肢,所以秦嶽總能在比賽裡透過各種方式,於低位背打中戲耍這位魔獸。
結果打著打著
勇士哪還需要其他球員在外線提供的火力?
“我實在是太天真了,我居然認為德懷特霍華德能防住我們的彌賽亞。”
賽後,只見邁克馬龍如此檢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