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運球過半場的戴維斯將球隊今晚的首次開火交給了秦嶽。
見狀,霍華德在第一時間便緊緊貼住了秦嶽。
這是小將軍約翰遜在冥思苦想了一個夏天之後,他認為能夠限制住秦嶽的辦法。
也即是,利用機動性更好的三號位球員,來阻止秦嶽從外線發起突破,並透過貼身纏繞來干擾秦嶽的出手。
並在內線安排一名具備掃蕩能力的中鋒,以便隨時補位。
秦嶽的學長霍華德擁有出色的橫向移動能力以及一雙令人豔羨的大長臂,從理論上而言,他的確是小牛陣中最適合於外線負責盯防秦嶽的那名球員。
但球場上,面對大力炸球后緊接著施展了拖曳步的秦嶽,霍華德卻是隻得被迫中止了對秦嶽的纏繞,並讓出了一段足以令對方完成幹拔的空間。
秦嶽沒有錯過這一絕佳出手良機。
合球,抬手——在無比流暢地將籃球運送至最高點後,只見秦嶽從容不迫地射出了這記三分。
唰——!
數值為什麼永遠只能作為參考?
ESPN,將目光轉向今晚的特邀嘉賓蒂姆哈達威,A史密斯笑道:“嘿,蒂姆,能請你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給我們分析一下彌賽亞剛才的這次個人進攻嗎?我們都知道你是勇士隊名宿,你可不能偏袒彌賽亞。”
聞言,哈達威笑道:“這次進攻,我只著重分析兩個細節。第一個細節是彌賽亞透過大力炸球拉開了一段足夠安全的運球距離,而第二個細節,則是他利用拖曳步成功調動了約什霍華德的防守腳步。”
A史密斯點頭道:“在NBA,這兩項技術動作並不罕見,可為什麼.彌賽亞總能利用它們擺脫防守球員?”
對此,哈達威解釋道:“彌賽亞有6英尺11英寸的身高和7英尺6英寸的臂展,夥計,你知道當他像個後衛那樣施展這兩項技巧時究竟有多誇張嗎?”
怎麼個誇張法?
首先是對抗級別。
秦嶽是一名體重達到124公斤的重型四號位,因此,在他大力炸球的過程中,一般的防守球員根本就無法阻止他的暴力啟動。
其次是運球幅度。
秦嶽在施展拖曳步時的幅度遠大於矮個後衛,所以只要防守球員的腳步被他用拖曳步調動,那接下來,在他合球的那一剎,他所獲得的空間便會遠大於那些矮個後衛。
而這兩者一結合,便形成了秦嶽在場上那令人絕望的錯位優勢。
簡單來說,秦嶽的身體硬體決定了,當他的技術屬性超過某個閾值,那一旦他把技術與自身硬體相結合.
這二者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就絕不僅僅只是一加一等於二。
ESPN,在詳細分析了秦嶽剛才的技術動作後,哈達威補充道:“彌賽亞透過他那不可思議的人球結合,無限放大了他的身材所帶來的錯位優勢。並且,他上賽季的三分命中率還達到了36.5%,這使得他在外線持球進攻的過程中更加難以防範。”
其實在這一刻,哈達威多少還是有點尬吹的嫌疑。
尤其是在他提到秦嶽新秀賽季的三分命中率時。
36.5%——在當前時代,這一成績絕對屬於中上水平。
可.哈達威在提到這一資料時,明顯忘記了秦嶽那總能利用自身錯位優勢,所帶來的輕鬆投籃機會。
比如剛才這記幹拔,被秦嶽用拖曳步完全擺脫的霍華德,甚至無法在秦嶽投籃時對其施加干擾,因此,這完全是一記理論上的空位三分出手。
加上秦嶽給對方內線衝擊所造成的威脅,勢必會導致防守方只得被迫在某些回合放他投三分
所以秦嶽新秀賽季那高達36.5%的三分命中率,真的是一個很優秀的資料嗎?
三分大賽,秦嶽為何拒絕參加?
季後賽對陣馬刺,假意用三分挑釁波波維奇的秦嶽,為何最後殺死馬刺的手段是他利用錯位優勢製造的內線強攻?
總決賽迎戰熱火,秦嶽又為何增加了他往籃下硬打的頻率,以及利用罰球線跳投來終結的次數?
難道不正是因為,秦嶽很清楚他目前的三分還不夠穩定嗎?
除了某些手感火熱,狀態爆棚的夜晚,秦嶽之所以能在新秀賽季投出高達36.5%的三分命中率,更多依靠的是他那遠優於其他投手的良好出手環境。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