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匹配勇士的外線火力,馬刺本場比賽的三分出手總計達到了25次,並命中了其中14球。
第二戰為馬刺砍下31分20籃板4助攻3封蓋的鄧肯,本場僅拿到了17分10籃板2助攻2封蓋。
帕克為馬刺砍下了28分7助攻3籃板,成為了馬刺在這個夜晚的贏球功臣。
一天後,還是在甲骨文球館。
馬刺再次撲滅了那股金色浪潮,並以110比102的比分贏下了第四戰。
這場比賽,馬刺全場三分總計出手27次,雖然只命中了其中10球,但更多的三分出手,確實令他們給吉諾比利和帕克創造了更為廣闊的進攻空間。
鄧肯本場依舊錶現平平。
全場總計只拿到16分10籃板2助攻1封蓋。
第四戰賽後,在接受採訪時,徹底鬆了一口氣的波波維奇說道:“這就是籃球的魅力,我本以為我們已經接近出局,但現在,我們又和勇士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按照西部半決賽22111的賽制,接下來,被馬刺連續兩場攻陷魔鬼主場的勇士,將帶著2比2平的系列賽大比分再次造訪聖安東尼奧。
從大比分2比0領先時的喜悅,到被馬刺扳成2比2平時的錯愕,灣區球迷始終在背後默默支援著這支球隊。
他們在這兩場比賽裡的表現不可謂不優秀。
因為就連馬刺球員都承認.甲骨文球館的瘋狂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但在回到主場後,勇士連輸兩場卻是不爭的事實。
經過前兩場的調整,馬刺似乎真的找到了擊敗勇士的辦法。
第三戰,馬刺保持了由鄧肯、霍里、鮑文、芬利、帕克組成的先發陣容。
開局階段,透過為鮑文、霍里、芬利設計的戰術,馬刺率先用三分球開啟了局面。
此時已經逐步邁入巔峰期的帕克,順利接管了接下來的首節比賽。
戴維斯在帕克面前具備模型優勢,但面對帕克那變化莫測的突破,他卻只能透過戰術犯規來阻止。
首節比賽,馬刺不再尋求鄧肯與帕克進行的“DP”擋拆,而是轉而利用隊友給帕克提供的進攻空間,給帕克製造了大量的單打機會。
這是馬刺在第三戰上的第一個變化。
秦嶽與布朗不可能每個回合都協防到位。
而且更何況,帕克的單打還夾雜了大量的中距離跳投?
接著,在防守端,馬刺也改變了他們前兩戰的思路,不再讓鄧肯逃避與秦嶽的對決,而是直接派出鄧肯對秦嶽進行一對一防守。
這正是鄧肯在第三戰與第四戰技術統計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幾乎把所有的體能,都留給了秦嶽。
“勇士前兩戰總能打爆我們的防守,根本原因正是在於,我們沒能有效切斷他們其他球員與那位彌賽亞之間的聯絡。”
馬刺調整了他們此前兩戰總會選擇考驗其他球員的防守思路,並派出鄧肯來對秦嶽執行人盯人防守。
除非必要,否則馬刺其餘球員絕不向鄧肯提供任何保護。
在NBA,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為這意味著馬刺將會在客觀上造成秦嶽“對位”打爆鄧肯這位傳奇大前鋒的事實。
這無關秦嶽的進攻能力與鄧肯的防守能力。
簡單來說,儘管從資料上,那些技術統計會證明秦嶽“對位”打爆了鄧肯。
但在實際比賽中,鄧肯除了會被秦嶽拉扯到高位,並利用那令傳統內線難以防範的攻擊方式猛錘之外,鄧肯還必須在絕大多數時間,獨自面對秦嶽與隊友聯手發動的進攻。
這很可怕。
倘若你把兩邊戰術對調,鄧肯照樣能“對位”打爆於場上毫無保護的秦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