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罕見的用上了“很久以前”這幾個字,說明這個東西難度是有的,而且他很重視。
振東同志做事情是有規劃的,早早就把埋伏給打下的那種,他都提前這麼久,要說他不是為了這一天準備的?防工委領導不信。
只不過高振東說的“很久以前”,實際上在常人看起來也不會太久,他的時間觀念有點急。
搞這種重器,別說一年兩年,就算是十年八年,也都能算得上是快的。
果然,高振東的回答很是有信心,感覺很對得起他這句“很久以前”。
“嗯,進度很不錯,現在在技術上已經沒什麼問題了,細節上還在打磨。”
鐳射陀螺儀開始的時間之早,和程控交換機有一比,過程中原研所的同志也來找過高振東很多次,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在這些溝通中被高振東一一解決。
所以高振東說起這個話來,是非常有底氣的。
“那就太好了!”搞導彈的同志情緒高漲。
固體,精度能至少有300500米,這東西要是能搞出來,可以說是能將國外一些不太好的想法直接掐滅在苗頭之中。
固體彈道導彈的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相比起液體導彈來說,那提升都不是一星半點的。
這個道理,所有的同志都知道。遠的不說,防工委就知道,仿製544的液體反艦彈相比最新的固體反艦彈,在反艦效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後者比起前者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好,那我們就一邊用現有技術搞著,一邊等你的新型陀螺儀。”兩條腿走路還是很有必要的。
——
京城某傳染病醫院,一名身形瘦小面容枯槁,帶著棉布口罩的的病人正在一邊劇烈咳嗽,一邊忐忑不安的等著檢查結果。他的身後,一名中年婦女面色焦急,攙扶著他。
帶著口罩的醫生拿著病人從X光室帶過來的檢查結果,掛在了燈箱上,這種白色的燈箱在後來大醫院裡少見得多,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幾乎是每個診室的必配。
功能說起來也很簡單,把片子往燈箱上一掛,能夠更好的觀察醫學影像圖片。
這年頭也沒有CT這些東西,主要就是看X光片。
醫生眉頭微皺,看著燈箱上的X光片,和後世不同,他們現在沒有專職的影像學診斷醫生,X光片都是醫生自己看。
幾乎剛掃了一眼,他就明確了:“嗯,你這就是肺結核。”
“肺結核?”
“嗯,以前叫肺癆。”
如果說肺結核對這年頭的普通群眾來說是一個新奇的名詞的話,那“肺癆”就一聽就懂。
病人劇烈的咳嗽起來,想說什麼又一時之間說不出來的樣子,但是眼睛裡露出的全是絕望。
在後面攙扶著他的中年婦女,身體肉眼可見的軟倒,人不受控制的往地上坐。
“大夫,會不會搞錯了?他可不能得這個病啊,他要是走了,我們一家老小可沒法活啊。”肺癆,流傳了幾千年的絕症。
自家男人只要還在,不論能不能幹活,他的單位上總還有一份保障,自己再做一點零活,一家人擠一擠節約節約,日子再是緊巴,也總能過下去,最重要的是,一家人都在。
要是男人沒了,她都不敢想象這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沒有搞錯,這很明顯的肺結核影像特徵,你看這裡、這裡,還有這個,是痰培養的結果,也證明了就是肺結核。”
醫生同志指著他們帶來的另外一張紙條,語氣和煦,但是說出來的話在病人聽起來卻是無比的寒冷。
女人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眼看著這些年日子好過起來,可是自家男人卻又得了絕症,想著家裡的老小,兩口子都禁不住悲從中來。
“你們別哭別哭,哭成這樣幹嘛?”醫生連忙擺手,示意他們別急。
“大夫,這個病我知道,沒救的。你就告訴我,我還有幾年?能基本正常幹活的那種時間。”肺結核的病程是相對較慢的那種。
雖然聽說現在技術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纏綿病榻幾乎是必然的結果,最終還不見得能救回來。
他不想那樣,他只想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能盡力為家裡人準備下多少錢財。
醫生擺擺手:“你別自己嚇自己,你這想法,沒病都得弄出病來。可別病沒怎麼著你,你自己把自己給嚇死了。不要怕,現在有辦法治了,效果很好的,你只要運氣不是特別差,治好的把握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