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長,指揮部加密訊息,三角定位系統、遠端授時系統都架設完成了,可以投入使用。”
山南某地,一支已經展開的部隊裡,一名通訊員拿著一份資訊,來向營長彙報。
這支部隊是我們的一個營,正在按照計劃,向山南穿插。敵人入侵到我們的土地上,我們還在自己的國土上行進,但實際上已經到了他們部分部隊的後方。
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但是對於不怕艱險的我們來說,最大的麻煩就是迷路,這一帶山高谷深,人煙稀少,曾經別說1比5萬的地形圖,就連地圖就沒一張正經的。
好在不久前,圖4特對這個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拍照,並且在拍照的同時,用氣壓高度計定高度,結合無線電高度表掃描地形高度,得到了一套非常粗糙的地形圖來,還配上了一些概略的地標。
在為這次戰鬥想辦法、湊裝備、做準備的,不止高振東一個人,很多其他同志也在獻計獻策,想著各種辦法,這就是其中的一個。
這和高振東上輩子知道的只有區域性地圖,沒有全套地圖相比,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現在的同志們,就是在這套地圖的指引下,向著敵人的後方穿插,承擔類似任務的,不止他們一支部隊。
雖然這套地圖有些糙,但是對於這個營來說,已經算是挺好用,至少沒走太多的冤枉路,搭配圖上作業和地標,也勉強算是能較為及時和準確的確定自己的位置。
但是這作為穿插過程還能用,如果準確到進入陣地,就差點兒意思,會耽誤不少功夫。
聽見通訊員的話,營長欣喜不已:“你試過沒有?效果怎麼樣?”
“定位信標我試過了,山脊上問題不大,山谷裡要點運氣。包括它的簡易通訊功能也是如此,授時要更好一些。”
營長大喜過望:“那就夠了,以電子計時器一天一秒的精度,這完全夠用。”
戰役級別的時間,也許要求沒那麼精確,可是具體到一個山頭的一場戰鬥,那就是越精確越好,最好是一秒不差。
要不然打這個地堡早開槍5秒,可能就給打另外一個地堡的同志帶來生命危險。
而穿插潛伏,潛伏上一天是常事,對於機械錶來說,快慢裡外裡差上幾十秒都不稀奇。
現在有了這麼精確的計時器,加上還能每天想辦法對時,營長對於各戰鬥單位對於作戰時機的把握,又更增添了幾分信心。
至於定位,他馬上對通訊員道:“就在這裡,試試定位。”
通訊員拿出定位機,啟動了定位按鈕。
遠方的兩個山頂上,我們的同志冒著嚴寒堅守在這兩個地方,兩個地方相隔很遠,但是都一樣,柴油發電機噠噠噠的聲音很是刺耳,就這東西最難搞上來,別的拆開都好說,就它那汽缸一整坨,拆不開,很是費了一番功夫和時間。
東面的山頭上,一個裡面是鋼骨和木板,外面用雪磚壘起來的雪屋裡,六名同志正在這裡三班倒值班。
雪屋外,除了被木板棚遮起來的柴油機之外,最顯眼的就是分散開的幾根二十來米高的天線,通體被刷成了白色,從天上看去,與皚皚白雪完全無法分辨,山南在雪線以下,但是這裡是特意尋找的靠近縱深方向的制高點,在雪線以上。
固定這幾根天線,費了同志們老鼻子勁了。
屋裡燒著加壓油爐,還挺暖和,兩名休息的同志正在狼吞虎嚥的吃著自熱食品,熱乎乎的,他們吃得很香,偶爾還咳嗽幾聲,定位授時簡易通訊站搭起來以前,不少同志都是裹著被裝,在雪地中過夜,感冒的不少。
不過這個站的名稱實在太長,被改成了資訊站,這裡是東線東資訊站。
另外兩名同志在一板之隔的旁邊睡覺,這邊的聲音完全影響不到他們。
一名值班的同志轉過頭來:“現在這條件,比以前強太多了,就冷了那麼一兩天,接下來就暖和了。”
“是啊,以前也沒想到能吃上這個啊。”一名吃飯的同志喝下了最後一口湯,順便用這口湯送服了自熱食品裡的一片複合維生素片,這是在試用後,根據部隊軍醫系統的同志建議加上的。
滿意的拍拍肚子,他點上了一根菸。
“現在情況怎麼樣?”
“情況很好,根據呼號表和終端裝置資訊表核對,基本80%以上的排級單位,都完成了定位、通訊測試。”
至於授時,那是單向的,這邊沒法確認,但是授時用的長波,比定位和通訊的暢通率要高,能定位、通訊,那就能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