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國際關係問題,他們的交流溝通並不多,但是每一次對方來信,都意味著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技術的誕生,比如現在在花旗大學計算機領域已經非常流行的C語言,以及不少商業公司都在利用東方人公開技術仿製的通用計算機架構。
不知道這次又是什麼?
克拉默先生非常期待的翻開了論文。
投稿這種事情,還是正式一點,走紙質資料,因為能留痕。
“噢,上帝啊!我看到了什麼?難道掌管計算機的神投生到了那片土地上了麼?”
——《Introduction Of Relational Dataent&n(RDBMS)》,
這篇文章,國內任何一個人都沒好意思在上面署名,實在是丟不起那個臉,只是協助高振東完成了一些除錯和補充工作,就在理論創立的文章上署名,那簡直是拿自己的學術聲譽開玩笑。
文章的名字直譯過來,就是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概論。
是的,高振東拿出來的東西,只是一個概論,不涉及任何細節,就一個目的,把關係型資料庫的出身敲死在我們手上。
對於這個目的來說,“概論”已經夠了。
克拉默先生迫不及待的閱讀起論文來,一邊看,一邊嘴裡不停的自言自語。
“……多麼簡單而強大的規則和模型……”,這是讓克拉默最為心動的地方,關係型資料庫將繁雜的資料,用最簡單的結構概括出來,用簡單的二維表來構成和儲存複雜的資料,這才是關聯式資料庫所使用的關係模型的精髓。
“……能夠提供非常好的資料一致性,甚至能達到實時的效果……太重要了,太重要了!”,資料一致性,在應用執行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別看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後世的非結構化資料庫,一般只能提供最終一致性。
“……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永續性,ACID,真是天才的概括,這四個詞非常明確的定義了資料庫的核心要素,天才,天才的想法。”克拉默對論文讚歎不已,難以自持。
“……透過鎖定和併發處理資料衝突問題,並保證資料的及時和正確更新,很巧妙的手段……”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儲存過程,觸發器……天哪,它甚至能在資料庫裡,就能對資料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維護……”
在克拉默看來,有了這種資料庫,所有的應用就能以標準的資料查詢和展現方式,高效率、低維護的去儲存、管理和使用資料,這是其他任何手段做不到的。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具體實現這種關係型資料庫,我想,我們的公司、政府、大學都需要它。”克拉默非常期待的翻著論文。
以論文的篇幅來說,不可能有原始碼實現,但是他至少想要看看,東方人到底走到了哪一步,是完成了理論的構建,還是已經徹底從軟體層面進行了實現。
此時的花旗人,在和老毛子開始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兩者多多少少還真的有那麼一點“燈塔”的意思,客觀上,他們的確是在前頭帶著整個世界的科技前進,正是這種背景下,各行各業的迅猛發展,對於“資料”這一資源的妥善處理這一需求,就顯得非常突出。
雖然他們現在並沒有系統的意識到“資料”也是一種資源,而是作為一種中間過程,或者成果統計在使用。
但是這已經足夠讓資料處理這一問題,讓他們感到困擾了。
而現在,和在展覽會現場的老毛子一樣,花旗人也意識到,他們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曙光。
雖然此時,暫時只有一名花旗人意識到這一點。
但是他看到論文的最後,也沒看到我們有關RDBMS的實現。
不過論文後面的一張附頁解答了他的疑問。
“我們已經在關係型資料庫理論的基礎上,完成了編制開發,以DJS59及後續機型為硬體環境,實現了一套完整可用的RDBMS,只是論文篇幅有限,關於這套軟體的細節,這裡寫不下。”
“Holy Shit!!你倒是特麼的寫啊!寫不下?不試試怎麼知道?你寫出來了,我給你出一期增刊都行!”
克拉默暴跳如雷,深感遺憾。他知道無論如何,對方也不可能把原始碼寫到這上面,但是至少能多一些細節也是好事,為對方專門出增刊這種事情,他又不是沒幹過!
對了,那一次的論文的一作,也叫
看來,他們那邊出了一位了不得的計算機天才,克拉默作為AIEE的副總編,對計算機的發展極為關注,對於DJS61、C6108和C6110,並非一無所知,對它們的發明人,自然也是心裡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