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場面有些亂,坐鎮此地的郵通委領導才拍了拍話筒:“同志們,非常感謝大家踴躍參加我們的試用工作。這個事情,我們後面再說,我們會出一個小規模試用計劃,到時候歡迎各個兄弟單位報名參加。現在我們還是先搞驗收,搞驗收。”
這是郵通委在先進裝置上的重中之重,沒有之一,他親自坐鎮,算是非常正常的態度,他要是不來才奇怪了。
不但有他,還有郵通委的總工也來了,技術一把,在接受驗收的時候來撐個場面再正常不過了,不過沒怎麼用得上,基本上課題組自己就把專家的問題給解決完了,他也就起到一個表達重視的效果。
要說還是領導水平高呢,開放式申請,但是事情不在這裡談,下來我們慢慢溝通,出一個統一的計劃,制定好相關的要求和標準,到時候就你們自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而且這種裝置肯定是郵通委自己用得最多,其他單位只能管到自己內部,郵通委可是負責全國的,這東西的推廣,註定是個漫長的過程,主要還是錢的問題。
同志們這才回過神來,事兒被扯遠了。
“嗯,對,這個事情先放下。大家看看還有什麼疑問沒有?如果沒有,我們就可以出意見了。”驗收組長把話題拉回來,定了調子。
沒意見,能有什麼意見?
與會專家商量幾句,很快達成一致。
“CKJH62型程控交換機,經現場彙報、試驗演示,與會專家在聽取課題組的彙報、並親自參加演示試驗後,與課題組展開了討論和研究,最終認定,CKJH62型空分程控交換機功能滿足立專案的,效能達到計劃要求,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完全符合立項規劃的所有目標,准予驗收。”
這個驗收意見,給予的讚譽不可謂不高。
沒有用“質詢、回答”而是“討論、研究”,這個用詞就很能反映出驗收組的心態。
通篇沒有一個“基本滿足”之類的兜底用詞,在技術水準上更是直接評定為“國際領先”,看得出來,驗收組也是豁出去了。
仔細想想,這也是應該的,這東西的水準,還真就是國際領先。
一場會議下來,可以算是皆大歡喜,不少驗收專家離開的時候,還不忘向郵通委領導強調,試用計劃出來了,一定不要忘記通知他們單位。
十二機部的幾個人,臨走的時候還專門來找高振東聊了一會兒,難得能碰見這位在十二機部內部極為傳奇的十七機部同志,不多聊兩句豈不是遺憾。
等他們都離開,郵通委領導和總工卻並沒有急著走,而是招呼高振東再開個小會,就只有他們兩、高振東、通訊院的院長和馮總幾個人。
“振東同志啊,這個交換機也算是有了成果了,你看我們下一步怎麼弄?”郵通委領導親自開口,問計高振東。
要說這個事情,高振東還真的考慮過。
“領導,我的考慮是這樣的,空分交換機,是時分和數字交換機的基礎技術之一,到現在為止,通訊院的同志實際上已經掌握了一部分時分/數字交換機的技術基礎,同時外部技術環境,也有了一些可以支援時分/數字交換機的能力,我在考慮,是不是在空分交換機的基礎上,我們直接進一步,搞數字交換機,或者說至少是有數字交換特性的時分交換機。”
高振東直接跳過了時分交換,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時分交換和數字交換之間的分野已經很小了,而這些區別,正好是高振東掌握的,其中不少的東西,是軟的。
所以他想著不如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奔著數字交換機的目的去。
高振東這話,讓通訊院的同志激動不已,他們早就看著高振東當時給他們介紹過的程控數字交換機在流口水了,那東西帶勁。
別的不說,光是一條線上可以跑很多路電話,這就把空分交換,或者說純線路交換吊起來打。
太節約了!
曾經和軍通所的同志一起,在高振東那裡學到的PCM脈碼調製,他們也抽空研究了很多,可以說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具備實現的可能。
再加上軍通所那邊肯定對這方面也有研究,有一定的成果積累,畢竟他們學習PCM的時候還可以說是超前學習,但是軍通所的同志當時是真的要用的,肯定已經有一定成果。
類似的還有A/D和D/A,想來那邊也有成果可以用。
有了這些,就已經解決了數字交換的一部分基礎問題。
不過郵通委這邊要穩健一些:“振東同志,這個步子是不是有點大?”
一聽這東西就不是個簡單玩意,這麼一大步,如果長久麼沒有成果,會不會打擊到通訊院同志們的積極性?
高振東倒是沒有介意他們的謹慎:“其實空分的下一步,就是時分和數字,而且這兩者之間也有很強的關聯和繼承性,所以奔著數字去,我個人感覺問題不大,哪怕時間長點也沒關係,這不有已經成功的空分交換還頂著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