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正常,魚雷艇徹底停止生產,部分已經備料的艇體轉做他用,發動機用於其他裝備的生產。6621型導彈艇保持低速生產,同時在進行新型固體反艦導彈的改裝設計。”
對於新型固體反艦導彈,雖然還沒完全搞好,但是就現在能看到的技戰術指標來看,海軍那邊是非常滿意,經過權衡,決定低速生產6621型艇,同時準備將6621改進為配裝新型固體反艦彈。
“我記得當時決定搞的,不止這一種艇吧?”領導問道。
“有大型獵潛艇的底子,大型護衛艇的設計工作進展順利,登陸艦艇也在有序進行。唯一有些困難的,是綜合補給艦,技術上沒有太大難度,但是在經驗上是缺失的,很多東西要摸索著來。還有就是這些大型艦艇的動力方面,只能說是勉強夠用,這方面,我們在向北邊的同志爭取獲得更多的幫助。”
發動機是老大難了,這個東西現在還真的暫時只有向北面想辦法。
“這個……你們也不要光把目光放在北邊,經助會國家裡面,也有一些還不錯的產品,思路放開闊一些,多看看,多試試。甚至大洋公約組織國家,你們也至少可以先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型號,至於怎麼弄回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嘛。關於綜合補給艦,必要的時候,多和振東同志溝通溝通,不要以為人家不是搞這個的,他的事情啊,難說。”領導站得高,看問題的角度,也就更靈活一些。
“明白了,我會轉達相關院所的同志。”彙報的同志又說了一些關於潛艇、艦載其他武器等方面的事情,包括像直升機這類不是大宗核心裝備的,也都提到了。
“現在總體來看,裝備的研究進度還是很喜人的嘛,至少在核心裝備方面,請轉達各個院所、專業、崗位的同志,再接再厲,爭取能在一定的時間節點前,完成核心裝備的更新換代,並且擁有一定的裝備量。”
至於這個時間節點是什麼,領導就沒有深入了。
其實在這裡面,少了一類非常重量級的東西,但是那類東西也不可能在這個會上彙報,那是獨一檔的。
東北冰城,某廠廠房內,一架機身細長,機翼後掠的飛機正在接受改裝。
這架飛機,是我們從老毛子那裡得到的散件組裝的第一架圖16轟炸機,其實59年才組裝完畢,真正服役,也沒多長時間。
可是和高振東前世不同的是,原本65年才需要它承擔的任務,現在卻不得不大大的提前,雖然是被迫的,但是被迫得很高興。
——那就是65年的第二枚核彈空投試驗任務。
當1月初,我們的第一枚大炸逼成功在大漠深處轟鳴之後,實戰化的需求立馬就被提上了檯面。
而對我們來說,陸、空、海三位一體的核力量裡,現階段最為現實、方便的,就是空投核彈。
畢竟轟炸機的攜彈量比當前的彈道導彈要大得多,而且作戰半徑也遠超現在僅有的一型戰鼓二的射程。
所以在大漠深處緊鑼密鼓開展兩彈結合工作的同時,冰城這邊作為第一架散件組裝圖16的老家,也同步開展了圖16攜帶邱小姐的改裝工作。
“進度怎麼樣了?”一位同志問現場的改裝負責同志。
“過載投放機構已經改裝完成,測試過了,達到任務書要求,就等上天測試。環控方面,彈艙恆溫系統改裝已經完成,經過測試,達到了預定的效果,現在是在恆溫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恆溼系統的加裝。”現場負責人說起這個來,很是自信。
“嗯,那看來進度不錯。後效監測和記錄裝置,正在生產,你們要隨時準備好接裝工作。”
作為第一架負責投放任務的飛機,不但要負責投放,還要負責一些後效的監測。
“放心吧,我有信心,一定能趕上任務節點。”現場負責人笑道。
“總之是要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儘快加快進度,原本誰能想到現在就需要它承擔這個任務?打點提前量總是好事。”
“沒問題,我們會盡量。”負責改裝的同志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