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的光學技術……”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不過有的同志倒是無所謂:“嗨,就算不能拍太詳細,拍衛星雲圖也好啊。這個軌道高度可能拍不了太全,但是至少區域性是能拍清楚的嘛,這是真的能用於農業生產、群眾生活的,哈哈哈哈。”
這句話就很靈性,把大家都說得笑了起來。
對於這個,高振東倒是不太擔心,至少衛星雲圖真沒問題,而且東北光學所的能力,那是真不算差,沒準還能有驚喜,反正3微米光刻機,他們就給高振東很大的驚喜,有時候沒搞出東西來,是沒有需求牽引,而不是真的沒能力。
氣氛都說到這兒了,那大家的興趣也就起來了,開始深入思考照相衛星的各種可行性。
“但是有個問題,我們現在的攝像技術,沒法支援把照片轉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圖片吧?”
這年頭還沒有CCD,但是這明顯難不倒在場的大拿們。
“還是有辦法的,攝像管就可以解決,將攝像管靶面上的模擬訊號讀出來,換成數字訊號就可以。”
有電視機就有攝像機,只是這時候的攝像機和後來的不太一樣,可以看作是把映象管反過來。
映象管是電子束打到熒光粉上顯像,而攝像管是把光打到光電材料上獲得電子,驅動類比電路記錄影片訊號,只是這種模擬訊號是沒法用於直接數字化傳輸的,更不能用於計算機儲存。
“這種不行,理論上沒問題,解析度不夠,也可以透過定製靶面和光學掃描系統的方式提升。但是攝像管的光電子消失很快,需要非常高速的AD轉換器才能記錄下影象來,否則哪怕採用低解析度的標準電視訊號進行模擬傳輸的話,其傳輸頻寬高達8MHz,現在我們的通訊技術還是有點頂不住的。”
8M?嘶……
凡是對通訊技術有了解的同志都猶如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這個速率,哪怕是近地軌道,也遠遠超出當前通訊技術的能力了。
有同志的腦袋轉得很快:“我們只是要靜止照片,不需要標準電視訊號25幀每秒的速度吧?一定時間內,只傳一幀不就行了?”
看來防工委本來就想著衛星要搞通訊或者廣播電視方面的工作,否則在討論星上載荷的時候,不會有這麼多的相關專業同志在,一個個都很熟悉的樣子。
“問題不在這裡,主要是還是離不開高速AD,攝像管訊號保持時間就這麼長。”
“增加後級電路延長訊號保持時間,再傳回來?”
“理論上可以,可是這樣的技術暫時還是沒有的。”
就在大家為這個問題摳腦袋的時候,高振東已經完成了搜尋,相比無中生有,這玩意他是真儲存了,感謝前世罵起人來有些難聽的導師,讓他存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高振東舉了舉手,所有人都向他看過來,這事情好像和計算機也沾邊,他既然在圖片的壓縮儲存方面有成果,也許在圖片的生成方面也有想法?
雖然這個聯絡非常勉強,但他都舉手了,想來不會毫無所得。
“各位專家,不需要傳回來,我們可以儲存電子,讓它在靶面上多保持一段時間的,這個時間,足夠低速AD完成掃描了,掃描完變成數字影象後,慢慢回傳就是了。”
嗯?儲存電子?這是什麼稀奇的想法?這東西都能存?靶面又不是電容。
“振東同志,你有把握?”防工委的領導卻是知道他的,在光電方面,他是真有貨。紅外感測器、熱像儀,不都是光電材料嘛,在座的同志不知道,他是知道的,材料也是這位的強項。
高振東笑道:“有,實際上想儲存電子,無非就是要求靶面材料在滿足光電效能的同時,擁有儘可能高的電阻率,讓光電子流失儘量慢而已。”
這話前面都對,即使不是搞材料的,但是隻要對電學有了解的,也能一聽就聽懂了,唯一問題就是最後一句話不太做人,“而已”?就這兩個字,就能耗死一堆人。
“問題是,我們沒有這種高電阻率的靶面光電材料。”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了,沒有這玩意啊,所以那兩個字根本就是說出來氣人的。
聽見這位同志的話,高振東還沒笑,防工委領導臉上先露出了笑容,原來問題在這裡?
那就好辦了!特別是當高振東主動說起這個事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