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十七機部領導感到棘手的地方,高振東這邊,實在是……
聽著“高振東”的名字最後一個被念出來,所有人都知道,“半壁江山”高振東獲得這個“會戰先鋒”,是因為只有先鋒。
高振東本人倒是不在意,貢獻不分多寡,都是貢獻。
但是三軋廠和京鋼廠的同志,可就樂壞了。
這份表彰名單裡,有一半以上都是這兩個廠子的同志,他們在課題上跟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很少有以核心骨幹身份參加很多課題的,也很少有沒參加課題的。
這算是高振東在規則之下,給兩個廠子的同志們發的福利吧。
到高振東領獎的時候,十七機部領導笑道:“湊合湊合啊。”
高振東也笑了:“有就行。”
兩人都笑了起來。
就在總結大會第二天,三軋廠和京鋼廠裡,都是張燈結綵,說是預備慶祝春節,實際上所有的橫幅都和春節沒啥關係。
“祝賀我廠在6011會戰中勝利完成任務”
“祝賀我廠11位同志勇奪6011會戰‘會戰先鋒’稱號”
“……”
而此時的高振東,則是在三分廠看著眼前的人發愣。
“你居然調這兒來了?”
眼前的人,正是鄭良樞。
“對,哈哈哈,沒想到吧,我和你搭檔來了,不但是我,還有一部分京鋼廠AOD分廠的同志也過來了。看來上面,是想要讓三分廠擁有自己的生產能力。”
如果說鄭良樞過來,是普通的行政幹部調動的話,那AOD分廠的同志也過來,就是想從根子上為三分廠增加正經的生產能力了。
“歡迎歡迎,你這一來,三分廠是如虎添翼啊。”高振東很快就明白過來,看來上面有心把三分廠往綜合性質的特種廠方向打造。
鋼鐵材料的大量生產,一直是三分廠的短板,相當一部分大宗新材料,都是轉產到其他兄弟單位的,但是這裡面有一部分又涉及到保密的問題,帶來了大量的額外保密工作。
想來上面對這種情況,也覺得有必要改進,這才把已經經過鍊鋼生產管理一線的鄭良樞給調過來,替代軋鋼廠經驗更豐富的嚴廠長。
“過獎過獎,反正我過來,以前你和嚴廠長怎麼配合和工作,以後我們還是怎麼弄,蕭規曹隨嘛。說起來,我是沾你的光了。”鄭良樞的位置和心態都很正,作為領導一手培養起來的同志,他對事情的把握還是很到位的。
“沾我的光?升了?”三分廠級別還沒變,按說一下子兩個領導都高配的事情不太多見,拋開十二機部,高振東在十七機部升的半級,理論上也不是因為三分廠,而是他擔任了三軋廠的副總工。
“暫時還沒有,哈哈。”鄭良樞笑得很神秘。
人事變動遠遠不止鄭良樞一個人,等到訊息匯聚攏來,高振東才發現簡直是大變樣。
京鋼廠的同志升遷情況高振東不清楚,只知道有升遷,但是三軋廠這邊,動作非常多。
楊廠長調到部裡,雖然是平調,但是行政級別是在局級範圍內升了一級,到這個高度,每挪動一步都非常艱難,前世他幹到65年,也還是這個位置。
他空出來的位置,被老陳接上了,這一點上,老陳也估計錯誤,估計是對於部裡來說,如果把三軋廠抽得太過乾淨,容易對三軋廠的工作造成影響,所以這種廠內高層領導,是不能走太多的。
李副廠長還是副廠長,不過他往前拱了半步,和楊廠長一樣,大的層面上沒有動,但是細分下來的行政級別升了一級,同時,在廠內組織會議上排名也往前拱了一小步,提升了一位。
三分廠的嚴廠長調到系統內一個規模略小,但是級別一致的廠裡當副廠長,也算是得償所願,受到重用,這讓他非常高興,離職交接的時候極為用心,也算讓鄭良樞更快的進入狀態。
至於廠內中層以下的人事和工資變動,就不是部裡管的事情了,那是廠裡自己的事情。
總之在今年三軋廠形勢一片大好的大環境下,相當一部分同志的自我價值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實現。
當然,也有原地踏步甚至越混越慘的,四合院裡就有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