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技術都是這樣,如果原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又沒人在技術上將這種原理實現到一定程度,那就往往代表一個事情——這個原理要達到可用的程度,代價極高。
他站起身來,拿起粉筆。
“我說的360度雷達訊號,不只是要達到全向覆蓋,而且在這360度的雷達訊號裡,是包含了其他資訊的,你們看這裡。”
說完,他在黑板上畫起圖來。
“在360度方向上,對雷達訊號的幅度與相位進行調製,理論上來說,在每一個方向上,這兩者都是與其他方向上不同的。這樣,透過雷達訊號的包絡,就能指示接收終端所在的位置了。”
林總對高振東這個想法,覺得真是太特麼高明瞭。
調製相位和幅度,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說,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從原理和實現難度上,頓時就下降了一個級別。
“那怎麼知道訊號的相位到底變化了多少?如果不知道這個變化程度,那即使接收到訊號,也沒法確定自己相對於基站的角度啊。”一名搞定位的同志問道。
高振東笑了:“這個簡單,在發射調製訊號的同時,還全向發射一個相位保持不變的基準訊號就行,把這兩個訊號經過限幅、鑑頻等必要的處理之後,送入相位比較器,一比較,結果就出來了嘛,呵呵呵。”
“高總工,為什麼不只調製幅度或者頻率呢?在通訊裡面,調幅和調頻,也是攜帶資訊的常用手段啊。”
高振東道:“幅度是要結合相位的,因為定位終端距離基站的位置是不定的,幅度本來就會有衰減,單靠幅度是很難定位方向的。頻率就更麻煩了,連續調頻的話,頻帶窄了,解析度不夠,頻頻寬了,大頻寬裝置可不好搞。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是,兩者之間有相對運動,那就有多普勒效應,是會頻移的。這種頻移比起多普勒效應帶來的相移,更加麻煩。”
林總還好,有些問題他都能想到答案,比如相位比較器的問題。
但是其他同志就無不歎服高振東的思慮之周詳,這麼年輕就能坐到總工的位置上,果然不是普通人,唯一問題就是他這個總工是鋼鐵廠的總工,讓他們總覺得怪怪的。
林總看著高振東畫的示意圖,思慮再三,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這肯定可行啊,花旗佬趟過路的。
“這個的測角精度,大概能做到多少?”
高振東想了一下:“以當前的技術條件,大概能做到2~3度的測角精度。”
TACAN的測角精度,大概是1.4~2度的樣子,別看看起來好像不高,這東西比指南針可精確得多,而且對於海空軍來說,這個精度是真的非常夠用,換算到360度的話,3度的誤差大概是千分之8,百分之一都不到。
對於現在的海空軍來說,別說3度了,就是5~6度,只要是工作可靠的,都能讓他們高興得飛起來。
三角定位的誤差,其實也不見得就比這個小。
林總大喜:“嗯,這足夠滿足海空軍的要求!如此一來,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相位比較器上面了,這個就好辦多了,哈哈哈。”
如果說來之前,他還只是想獲得一點幫助,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方向的話,那到現在,他可以說是信心十足。
一個大問題,被高總工拆成了測距、測角、通訊三個小問題,然後他輕車熟路的徹底解決掉測距、通訊兩個小問題,最後把測角這個小問題解決了一大半。
如果到這個程度自己還搞不出個能用的單基站定位戰術導航系統,那自己拔根馬尾巴一頭吊死在防工委門口得了。
“高總工,真是太謝謝你了!你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林總站起來握住高振東的手,他知道這句話非常蒼白,但是作為傳統的技術人員,他好像也說不出更合適更花哨的了,只能用力搖晃高振東的手,表示自己這話非常的真心實意。
高振東還是謙虛:“這個系統,也不是沒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