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他去京郊某地衛戍部隊基地,參加一次裝備的型號預驗。
事情是防工委這邊組織的,要型號預驗的,是火箭炮!
看到這個,高振東可就不困了,這事兒,一定得去!
至於為什麼請到高振東,原因很簡單,他最近在火箭炮這個事情上,露面有點多,而且風頭不小,一舉將火箭炮的射程,提高了30~200%以上。
所以有火箭炮要進行型號預驗,不找到他還找誰?
高振東甚至向婁曉娥說了一聲,這兩天不回家了。
京郊說起來不遠,但是在這個年頭距離也不近,加上開會、聽彙報、看錶演,一天時間是無論如何也不夠的。
高振東坐在防工委的車上,心裡想著:“最好是那個,最好是那個~~~~~~”
當來到預驗場地,看著那幾門矮墩墩的蹲在地上的小火箭炮以後,高振東不由得心花怒放。
是它是它,就是它。
那門神奇到被人稱之為神經的107火。
按說那東西原本是63年才定型的,不過看看時間,加上自己帶來的影響,現在就開始型號預驗,好像也還正常。
高振東走過去,滿眼稀罕的摸著幾門107。
這東西和高振東前世看到的,簡直一模一樣,短粗短粗的炮管顯得非常可愛。
“高總工,很喜歡這個?”防工委來參會的同志笑道,兩人也算是老熟人了。
高振東笑著點點頭,前世天天聽它的傳奇,如今可算是摸著真傢伙了。
會議很快開始,防工委的同志對參會專家進行了簡單介紹。
“這一位,是高振東同志,你們使用的新型推進劑和雙推力發動機的技術,就是他提出來的。”
介紹到高振東的時候,防工委同志的話,讓搞107的人們瞬間就精神起來。
原來這位就是硬生生把火箭彈射程提高了40%的同志?在這之前,他們連這些技術是誰搞的都不知道,更別說見到本人了。
嗯,看起來略顯年輕。
看來委裡和陸裝局,對我們這個火箭炮很重視啊,連這個級別的專家都專門請過來了。
搞火箭炮的同志,在進行預驗彙報的時候,一個個精神十足,他們是有底氣的。
“……該炮完全實現了研製之初,提出的火力、機動、維護、使用指標……”
“……分解後,每件重量不超30公斤,可以單人運輸……”
“……尤為可貴的是,在應用了新型推進劑和雙推力發動機等新技術之後,該炮射程提升了40%,最大射程達12公里……”
“……關於該炮的使用,我們將在隨後的預驗彙報中進行演示。”
“……”
高振東聽得美滋滋的,這炮的射程,原本是8.5公里,可是被自己硬生生的拔了40%上來,這對於高振東本人來說,無疑是一條好訊息。
除了一些零星的提問之外,彙報非常順利,這東西在雪城試驗中心已經打過一輪了,試驗鑑定報告上全是“滿足XX”。
畢竟在預驗現場驗證12公里射程這種事情,難免有些離譜,還是在試驗中心搞這個事情比較合適。
有了雪城靶場的這份鑑定報告,專家們基本上都沒有提大意見,倒是挑了不少錯別字出來。
按照高振東前世導師教給他的經驗,當評審專家只和你報告上錯別字較勁的時候,不是人家沒水平,而是人家根本就不想為難你。
“……關於107毫米12公里火箭炮的彙報,就到這裡,接下來,請各位專家移步靶場,全射程試驗是搞不了,不過一些基本的操作和驗證,還是可以滿足的。”
高振東聽見這個可就不困了,走走走,雖然自己大機率操作不了,但是過過眼癮還是可以的。
他沒猜錯,防工委領導對參會的防工委同志千叮嚀萬囑咐的第一條就是——看緊高振東,不許他去實操炮彈。
“……各位專家同志,現在進行的,是單管模式射擊。”
眾所周知,107火是能拆開單管射擊的,當然,提指標的時候,也就到此為止了,更逆天的土辦法,這時候還沒提呢。
當看著一門拆下來的單管火箭炮,以直射模式,一枚炮彈一頭扎進一公里外靶區的白圓圈時,高振東突然笑起來,然後向負責設計試驗的同志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