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東部的那片海,是我們的內海,從距離上說是最好的發射陣地,但是有個大問題,水太淺了,平均水深還不到20米,在這裡,水下和水面沒什麼區別,根本沒有太多的掩護作用。
防工委領導和使用方的同志,聽了高振東這話,更是眼裡露出了精光,對視了一眼。
看來那片海域非常重要啊。
防工委領導更是欣慰,今天把高振東叫來打電話,是搞對了!不但系統性的總結了射程的問題,不管對不對,但是系統性很強,理由很充分。
至於這這個1450……錯了,14500和南部海域之間的關係,算是一個很重要的意外收穫,這時候還真沒想到這個方面去。但是既然現在有人提出來了,那就值得深入思考一下了。
不過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防工委領導問道:“那500公里的呢?”
很奇怪,高振東直接跳過了最簡單的近程導彈沒說。
“500公里太近了,目標不夠多,我覺得用1700的兼顧就好。最大的目標需要的投射量太大,用這個不合適,精確打擊的話,現在精度又不夠,我的建議是,在地地導彈沒有便宜到一定程度,同時精度沒有優於100米之前,不要大量裝備近程地地導彈。有那錢,還不如整點遠端大口徑火箭彈。”
遠端大口徑火箭彈?好像不是不行。
“火箭彈的事今天不討論。那如果搞4500的話,精度問題怎麼解決?”
高振東笑了:“其實4500和1700,精度是差不多的。”
這就涉及到戰鼓二號沒用上的一個技術了。
星光導航修正。
每一次星光導航修正,都相當於是把累積誤差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清零,誤差從修正後重新累積。
不嚴格的來說,這種技術搭配下,中遠端和洲際導彈的精度只和慣導系統精度以及最後一次星光導航修正時距離目標的距離有關。
說完上面那句話,高振東說得興起。
“對於4500射程來說,可以……”
“嘟……嘟……嘟……”
啪!電話被掐斷了,高振東拿著“嘟嘟”著響的電話一臉懵逼。
幾個意思?就算覺得我吹牛逼,也不用掛電話嘛。
而會場上,一把將電話叉簧拍下的防工委領導,看著大夥兒一臉的不好意思。
“那啥,接下來的那些話,不適合大家一起聽,呵呵,同志們都懂的,對吧?”
現場一陣鬨笑,鬨笑之後就是佩服。
這位電話裡的神秘同志,真是太厲害了,隨便說說,說著說著就變成絕密了。
能讓在場的人不能一起聽的,大概是能夠得上這個級別的。
防工委領導再次把電話接通:“顧問同志啊,那個具體的技術,我們今天不討論,不討論。你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一起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