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話很直接,沒有餘地,沒有商量,他也不怕高振東搞不出來,他相信高振東一定沒問題。
高振東也毫不含糊:“堅決完成任務,20日內見分曉。”
對於浮點數來說,其實運算分三部分。
符號位異或,指數部分相加,這兩部分都很簡單。
剩下麻煩的就是指數部分相乘了,這個是最麻煩的,除了相乘之外,還要考慮舍入等問題。
好在演算法原理大致都一樣,從16位到32位,主要是規模增加,一些邏輯運算結構是可以透過透過串、並聯達到擴充運算位數的目的,這就省了他很多事情。
聽了高振東的回答,領導放心的放下了電話,嗯,高振東說20天,那就肯定是20天,只會提前,不會推後的。
而高振東也沒有去搞原本準備的硬體乘法器IC化工作,直接將工作重心,放到了32位硬體乘法器上來。
他隱隱能猜到,這個要求的來源是哪裡。
就算不是來自那裡,防工委急迫的態度,也說明這個事情非常重要,值得自己傾斜一下。
高振東不但要搞成32位的,他還準備將頻率儘量拉滿,速度這東西,再快都總是不夠的。
——
就在高振東忙著搞32位乘法器的時候,導研院這邊已經完成了便攜防空導彈的人員組織,幾位同志直接就找上這邊來了。
都是熟人,甚至有的還特別熟。
當看到制導系統負責人的時候,高振東有點兒懵,林連偉。
看見高振東的樣子,林連偉哈哈大笑:“老高,沒想到是我吧?”
其實也不奇怪,林連偉作為自動化科班出身,又是導研院和高振東最熟悉的人,他學東西是最快最方便的,而且雷電1、雷電3兩代導引頭的設計,他都是全程參與,出了大力,經驗非常豐富。
所以這個小型導彈,由他來承擔制導系統是再合適不過了。
高振東笑道:“是沒想到,以為你要搞雷電3的頭子來著。”
林連偉搖搖頭:“那東西有你幫忙,搞得快得很,都差不多搞完了,陸總覺得我在那兒也是浪費,就向院裡推薦了我,給我加加擔子。”
高振東笑了:“嗯,這不錯,這個東西啊,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導引頭了。”
大家他們寒暄得差不多,導研院選定的型號總師笑道:“高總,我們也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你先看看?”
高振東點點頭:“行,我們交流交流。”
在紅外空空彈上面,有著豐富經驗的導研院呈現出了典型的路徑依賴。
方案基本上就是雷電3的縮小版,一樣一樣的,內建製冷的紅外正交四元探測器、連續杆戰鬥部、燃氣舵……
高振東看著都笑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