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起第二個要求:“這個元件的殼體,要有一定的厚度、硬度,形狀要尖銳一些,這樣能提供一定的鑽地能力,這個東西,是要用來打擊敵方的硬目標的。”
專門的鑽地彈倒是暫時不用,能利用制導元件提供一定的鑽地能力,可以多兼顧一些情況,而且本來低阻的要求,就需要元件外形足夠尖銳和流線,順勢而為,一舉兩得了屬於是。
誒,這個想法簡單卻高明,周工樂呵呵的記下來。
“第三,這個元件要有透過附件,無需改動彈體就直接安裝在現有常用250kg和500kg高阻航彈上的能力。同時要有一定的供電能力,炸彈本身可是沒電的。”
“啊,這幾個都好解決,炸彈的結構我們最清楚不過了,通用安裝元件好辦,至於發電,我在元件頂上裝個小渦輪,只要有一定的速度,就能發電。那這個鐳射制導,具體是怎麼制導?”
高振東提出來這兩個要求,對於春雷廠來說就輕鬆了。不過制導的體制,他們還是懵的。
說實話,對於鐳射這東西,周工都還處於僅僅知道,但是一知半解的程度,只知道能量密度高、方向性和單色性都很好,具體怎麼用於制導,沒想過。
“用鐳射半主動制導,用鐳射器照射目標,元件上的接收器接收鐳射控制方向。至於這個照射鐳射器,你們要考慮兩種,一種是地面步兵或者車輛攜帶的,一種是吊在飛機上的,這兩個才是這次你們要搞的重難點之一。”
鐳射架束和鐳射主動制導,限制條件都很多,在制導炸彈上面用起來不合適。
前者對於目標、照射器、彈三者之間的空間關係有要求,後者則是大大增加了制導元件的複雜度,哪怕到了21世紀,用鐳射主動制導的精確彈藥也不多。
別說在空氣、粉塵、煙霧中的衰減問題了,鐳射方向性好的優點,在這裡反而變成了缺點,至於技術要求更高的主動制導方式,在這個時候就不用考慮。
而且,制導元件也沒那麼大的個頭,為照射器提供足夠的電力,所以制導炸彈是沒有主動鐳射制導的。
而半主動就不一樣了,把最麻煩的事情交給了制導吊艙或制導系統,彈上結構極盡簡單,成本低廉。
“高總,飛機上的吊艙我能理解,但是地上弄這東西來幹啥?”
“這東西的制導系統本來就是可以分開的嘛,你想想,你要是步兵,前面有個大地堡,因為天氣、雲層、觀察角度、觀測時間等原因,飛機倉促之間也沒法在低空提供照射,怎麼辦?比如,山窩窩裡的目標,天上的飛機照射起來往往就比較吃力,但陸軍就沒這限制。”
周工順著高振東的話想了想,自己都激動了:“呼叫空軍,把炸彈扔下來,由地面提供照射?炸彈從天而降,精準命中目標!”
“對了,這就叫一掌從天降啊。”
“高總,這東西好是好,可是我們哪兒來鐳射器啊?沒這東西,最基礎的研究我們都開展不了。”
這是他們最摳腦袋的地方,這玩意他們不熟啊,自己搓一個鐳射器的話,得到猴年馬月了,而且還不一定搓得出來。
沒想到的是,高振東早就為他們準備好了。
“回頭我給你們一個單位名稱,並寫張條子說明原委,你們拿著這兩個東西去找防工委要手續,然後去找他們。這個單位有你們能用的鐳射器,而且他們有一定的應用經驗,對於鐳射的發射功率、接收功率的計算,有豐富的經驗,對於你們是很有用的。”
這個單位,自然就是草原拖拉機廠,何總那兒,他們鐳射測距儀使用的1064nm的鐳射器,波長比較長,穿透力更好,正好適合用來做制導。
要說最好的,毫無疑問是長波鐳射,穿透能力更強一些。
&n左右的那種,不過那東西做起來麻煩,需要時間,先用1.06μm的把鐳射制導炸彈搞起來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沒有的區別,那可大了去了。
高總人還挺好的呢,連這個都給解決了,周工一臉的喜色。可以說,有了高振東提供的這些東西,這個鐳射制導炸彈基本上是成形了,至少能搞一個命中率遠超自由落體炸彈的東西出來。
見他已經基本上理解自己的想法了,高振東沒有繼續往技術細節上深入,而是直接佈置他要做的下一步工作。
“張總、周工,接下來的事情就要麻煩你們了,把這個鐳射制導炸彈的立項材料做出來,報到防工委去,陸……不對,這東西應該是空裝局管,他們應該有興趣。”
具體的落地上面,高振東一向是甩手掌櫃,恨不得自己說完原理和路線,就沒自己啥事兒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