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爺插翼刀毫不違和,10爺插翼刀就異常難看,主要是一個統一的美術風格一下子被破壞了,別說翼刀了,10爺進氣道和機身之間那幾根小小的棍子,都被網友戲謔了一輩子的“惡棍”,直到B/C型變DSI才消停。
其實高振東對5爺的翼刀並沒有什麼意見,這東西不失為一種簡單直接、效果顯著、成本低廉的翼尖失速控制手段。
除了醜點兒、要付出一定的重量代價、會影響飛機水平機動性之外,其他的在這個年代,也沒啥太大毛病。
別說五爺六爺了,花旗佬的F/A18改進時,由於掛載物破壞了氣流,使其原本的附面層吹除設計瀕臨失效,都一樣是簡單粗暴的在機翼上加了兩片小翼刀。
不過既然肖總提起這個事情了,高振東倒也不是說不出一二三來。
“這東西倒是去得掉,但是要帶來一些工作量啊,得動機翼。”
肖總沒想到高振東連這東西都有辦法,主要是這個已經是很偏門的了,就算對空氣動力學有業餘興趣,一般也不會考慮到這個東西身上來。
看來高總對於飛機氣動外形的研究,很是透徹和廣泛啊,深入到每一個細節了。一時間,他差點興起撿起第三個高風險方案搞一搞的想法了。
不過雖然那個方案不能搞,但是這個翼刀怎麼去除,他還是很有興趣的:“高總,說說,我看看能不能用。”
高振東想了想:“有好多個辦法,但是其中大部分對機翼改動都比較大,對你們這個階段不合適,只有一個你們可以試試看。”
又是很多辦法,很多方案,這位高總腦袋裡裝了一堆東西。
這次高振東不用去取資料了,這個辦法相對比較簡單直觀,說出來讓他們自己去風洞裡吹就行了。
“鋸齒翼!翼刀是用物理方法,豎起一道金屬牆,阻止附面層氣流向翼尖的流動。其實挺好使的,哈哈哈。”
高振東一邊笑,一邊在紙上簡單畫了一個鋸齒翼的示意圖。
“而鋸齒翼,則是利用鋸齒激起渦流,破壞附面層向翼尖的流動,相當於是一堵空氣牆吧。不過我覺得這東西效果不一定有翼刀好,而且沒有翼刀簡單,總之這算是一種辦法,但並不是必須替代的辦法,你們可以試試看。”
翼刀這東西在我們的飛機上一直活到尖頭8爺、豹爺,原因不一定是我們沒有別的辦法。
畢竟前面十來年可能是真的沒研究透,但是到了後面幾十年還認為沒有一點辦法,那說不過去,估計最大原因還是這東西實在是簡單便宜好用。
所以高振東並沒有強烈推薦的意思,只是把這個辦法說出來供參考,用不用,或者能不能用得好,還得瓷飛廠的同志自己到風洞裡吹吹看了。
能在這個年代就把攻5設計得如此勻稱漂亮,估計肖總對於美學,是有一定造詣和追求的,至少是很敏感的,對於高振東畫的這個也算是簡單直接的鋸齒翼,他有極大的興趣。
他非常認真的把高振東畫的示意圖抄了下來,口中連連讚歎:“嗯,這個辦法也不錯,我回去一定要試試。”
就和邊條翼、翼身融合整到同一個模型上試試,肖總心裡做了決定。
看著他抄圖,高振東笑道:“肖總,翼身融合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了,你說的還有個使用上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啊?”
肖總幾筆把圖抄完,從本子上抬起頭:“高總,從你對我們攻5來看,你恐怕不只想是把攻5當攻擊機用吧?”
老前輩就是老前輩,一眼看穿。
高振東笑道:“您說對了,肖總,我其實是想把它當多用途戰鬥機來用。”
“多用途戰鬥機?用戰鬥機幹別的雜活兒,這是不是太奢侈了?”
高振東搖搖頭:“恰好相反,在我看來,這是我們現在戰機數量不足的一種解決方式。您想想看,一架飛機,既能當戰鬥機用,又能當輕轟或者攻擊機使用,而且比輕轟跑得快,比攻擊機打得準,比戰鬥機價格低,那我們的空中力量在是使用上是不是就更自如了?”
高振東沒有扯戰場遮斷、近距空中支援,現在就和肖總說這些有點節外生枝。